第一节 分兵出征,烽火连营
暮春的风,本该带着花草的芬芳,却被弥漫的硝烟染得肃杀。京城城外的校场上,十万大军列阵以待,旌旗猎猎,铠甲如霜,长枪短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林微身着银白战甲,腰悬尚方宝剑,立于西路军阵前,身姿挺拔如劲松;宇文擎则一身玄黑战甲,手持虎头长枪,站在东路军阵中,气势凛然如战神。
景帝亲自前来送行,面色凝重地看着两人:“林爱卿,宇文爱卿,西南蜀王、东北燕王叛乱,天下震动。此次出征,关乎大炎安危,朕将全国精锐托付于你二人。望你二人同心协力,平定叛乱,护我大炎江山,安我天下百姓。”
“臣等定不辱使命!”林微与宇文擎同时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响彻校场。
起身时,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便已读懂彼此眼中的牵挂与坚定。宇文擎上前一步,抬手为林微理了理战甲的披风,沉声道:“微儿,西路艰险,蜀王经营西南多年,又有世家支持,务必多加小心。我会尽快平定东路,赶来与你汇合。”
林微抬手握住他的手腕,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心中安定了许多:“宇文擎,你也是。燕王骑兵凶悍,不可轻敌。记住,无论战事如何,都要保重自身,我在京城等你回来。”
苏瑾站在一旁,递上两个锦盒:“林大人,宇文王爷,这是我为二位准备的物资清单和情报密函。里面有西南、东北的地形详图,藩王军队的部署情况,还有我特制的信号弹,危急时刻可用来联络。粮草和药品,我已安排专人押送,会及时送到前线。”
“多谢苏公子。”林微与宇文擎接过锦盒,郑重道谢。
号角声起,战鼓雷鸣。林微翻身上马,抽出腰间长剑,指向西南方向:“西路军将士们!藩王叛乱,生灵涂炭!新政为百姓谋福,却遭野心家忌惮。今日,我等出征,不为功名,只为守护家园,守护新政!随我出发!”
“杀!杀!杀!”西路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震耳欲聋,跟着林微,向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宇文擎也翻身上马,虎头长枪直指东北:“东路军将士们!燕王背主求荣,勾结世家,罪该万死!我等身为大炎将士,当为国尽忠,为民除害!随我出征,平定叛乱,凯旋归来!”
“杀!杀!杀!”东路军将士们同样士气高昂,跟着宇文擎,向着东北方向进军。
两支大军,一西一东,如同两把利剑,划破天际,奔赴各自的战场。景帝站在校场上,望着大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平定叛乱,更是新政与旧势力的终极较量。胜,则大炎长治久安;败,则天下分崩离析。
林微率领西路军,日夜兼程,向西南进发。沿途各州府,百姓们听闻林大人率军平叛,纷纷涌上街头,送上粮草和饮用水,有的甚至主动要求参军,支持新政。
“林大人,我们支持你!蜀王鱼肉百姓,早就该反了!”
“林大人,这是我们家的存粮,你带上,给将士们补充体力!”
“林大人,我儿子是猎户,熟悉山林地形,让他给你带路吧!”
百姓们的支持,让林微心中倍感温暖,也更加坚定了她平定叛乱的决心。她下令,严禁将士们侵扰百姓,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将士们也深受鼓舞,士气更加高昂。
然而,当大军行至蜀地边境的剑门关时,却遇到了阻碍。剑门关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王早已派重兵把守,将关口封锁得严严实实。
“大人,剑门关易守难攻,蜀军在关上布置了大量的弓弩和投石机,我们很难强攻。”副将陈武上前禀报,神色凝重。
林微勒住马,抬头望向剑门关。关口之上,蜀军旗帜飘扬,士兵们严阵以待,弓弩手们弯弓搭箭,瞄准下方,随时准备射击。
“陈将军,蜀军的主帅是谁?”林微问道。
陈武道:“是蜀王的亲信,将军马坤。此人作战勇猛,但性情鲁莽,有勇无谋。”
林微笑道:“有勇无谋,正好可以智取。”
她翻身下马,来到地图前,仔细研究剑门关的地形。剑门关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确实不利于强攻。但她发现,剑门关后方有一条隐蔽的小路,通往关口的侧翼,只是这条小路十分险峻,鲜为人知。
“陈将军,你带三万大军,在正面佯攻,吸引蜀军的注意力。”林微下令道,“我带两万精锐,从后方的小路绕到关口侧翼,发动突袭。一旦我军得手,会发射信号弹,你立刻率军进攻,内外夹击,拿下剑门关!”
“是,大人!”陈武领命而去。
林微则挑选了两万精锐将士,带着熟悉地形的猎户向导,悄悄向后方的小路进发。小路果然十分险峻,狭窄陡峭,只能单人通过,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悬崖。将士们小心翼翼地攀爬着,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没有一个人抱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