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紫宸风起,异客临门
京城的秋意已浓,朱雀大街两侧的银杏树叶染成了金红,随风簌簌飘落,铺就出一条锦绣长道。自登州开海通商的消息传遍天下,这座历经百年繁华的帝都,便多了几分躁动与期待。这一日,朱雀大街更是人声鼎沸,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道路两侧,翘首以盼——海外诸国的使团,终于抵达了京城。
銮驾仪仗在前,铁甲骑兵开路,紧随其后的是三队装束各异的使团。为首的琉璃国使团,使者身着流光溢彩的羽衣,头戴宝石冠冕,腰间悬挂着晶莹剔透的琉璃佩,行走间叮咚作响;中间的鲛珠国使团,使者肤色白皙如玉,身着鲛绡织就的长袍,袍角绣着海浪纹,手中捧着盛放鲛珠的玉盒,珠光流转;最后的金乌国使团,使者身披赤红色披风,披风上绣着展翅的金乌神鸟,面容刚毅,眼神锐利,腰间佩着弯刀,气势凛然。
百姓们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装束,纷纷议论不休,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海外来的使者?真是大开眼界!”
“你看琉璃国的使者,衣服像是用宝石做的,真漂亮!”
“鲛珠国的人长得真好看,听说他们住在海里,能和鱼儿对话呢!”
“金乌国的使者好威风,那披风上的鸟,是不是传说中的神鸟金乌?”
使团的队伍缓缓前行,最终抵达皇宫外的承天门。早已等候在此的礼部官员,连忙上前迎接,将使团引入宫中。
紫宸殿内,景帝高坐御座,百官分列两侧。林微身着青色官袍,立于文官之列,目光平静地注视着殿外。自登州归来后,她因开海通商之功,被景帝擢升为正四品鸿胪寺卿,掌管外交、朝会礼仪之事。此次海外使团来访,自然由她主理接待事宜。
“宣海外诸国使者上殿!”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
三位使者依次步入殿中,向景帝行跪拜之礼。琉璃国使者率先开口,他的汉语略显生涩,却十分清晰:“琉璃国使者琉璃月,拜见大炎皇帝陛下。我国君主感念陛下圣德,特遣臣前来朝贡,愿与大炎永结盟好,互通有无。”
说罢,他身后的侍从呈上一个琉璃盏,盏中盛放着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珠光温润,照亮了半个大殿。百官见状,无不惊叹。
鲛珠国使者随后上前,声音轻柔如流水:“鲛珠国使者鲛绡,拜见大炎皇帝陛下。我国君主愿以鲛珠百斛、鲛绡千匹为礼,恳请与大炎通商,共沐太平。”
侍从呈上的玉盒打开,里面的鲛珠色泽莹润,流光溢彩,鲛绡更是轻如蝉翼,薄如云雾,令人称奇。
金乌国使者最后上前,声音洪亮如钟:“金乌国使者金烈,拜见大炎皇帝陛下。我国信奉金乌神鸟,听闻大炎开海通商,国泰民安,特来朝贺。我国愿以神鸟羽毛、良马百匹为礼,与大炎结为兄弟之邦。”
侍从呈上的神鸟羽毛,色泽赤红,光彩夺目,良马更是体型健壮,神骏非凡。
景帝龙颜大悦,笑道:“诸位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贵国的礼物,朕心领了。大炎向来主张万国来朝,和平共处,既然贵国愿与大炎结盟通商,朕自然应允。”
就在这时,三皇子宇文铭出列,躬身道:“父皇,海外诸国蛮夷之地,不知礼仪,且其心难测。贸然与之结盟通商,恐引狼入室,危及我大炎江山。依儿臣之见,当将其使团遣返,关闭海禁,以绝后患。”
宇文铭的话,瞬间引发了不少保守派官员的附和。
“三皇子所言极是!海外诸国向来狡诈,不可轻信!”
“海禁已开百年,如今骤然放开,本就不妥。若再与蛮夷结盟,怕是会惹来麻烦!”
“林大人推行开海通商,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如今又引蛮夷入京,实在是危国之举!”
林微心中冷笑,宇文铭果然处处针对她。她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诸位大人所言差矣。海外诸国虽与我大炎风俗不同,但并非蛮夷之地。他们有自己的文明与礼仪,此次遣使来访,足见其诚意。开海通商,本就是为了互通有无,充盈国库。与海外诸国结盟,不仅能促进贸易发展,还能彰显我大炎天威,何乐而不为?”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宇文铭,继续道:“至于所谓‘引狼入室’,更是无稽之谈。我大炎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何惧海外诸国?再者,我们可以与诸国签订盟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划定边界,互不侵犯。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又能维护边境的安宁。”
“林大人说得好听!”宇文铭反驳道,“海外诸国远在天边,其国情如何,我们一无所知。盟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若他们撕毁盟约,入侵我大炎,届时悔之晚矣!”
“三皇子未免太过悲观。”林微从容应对,“凡事皆有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开海通商以来,我大炎国库日渐充盈,百姓生活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与海外诸国结盟,利大于弊。臣以为,陛下当顺应时势,与诸国结盟,共创太平盛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