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时光总是惬意又易逝,仿佛眨眼间,三个小时就这么悄然溜走。我正打算收拾渔具收竿返程,桂花的弟弟尚海恰好来到了小溪边。
瞧见尚海,我眼前一亮,赶忙招呼道:“尚海!你来的正是时候,把鱼护里的鱼带回去吧。”尚海脆生生地应了句:“好的,周知青。”说完便挽起裤腿,小心翼翼地下到溪里去取鱼护。
他双手用力,将鱼护缓缓提出水面。刹那间,尚海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与震撼。他忍不住惊呼起来:“哇!这么多鱼,最少也有十斤以上了。周知青,这些都是你钓的呀?”
我看向尚海,笑着解释道:“没错,都是我钓的。这小溪里的鱼实在太多啦,你看这些鱼,最小的马口鱼都有一两重呢。钓鱼的时候,我随便打个窝,鱼就都围过来了,一点挑战性都没有,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尚海显然没能理解我话里的意思,对于我所说的钓鱼要有挑战性才有意思,他一脸茫然。不过他也没多问,只是乖巧地点点头,提起鱼护就准备往家里走去。
我跟在他身后,望着鱼护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心里想着:这么多小鱼,拿回家处理起来可要费不少功夫,光是清理干净就得花老半天,更别说还要把它们腌制好。要是能送一部分给别人就好了,这样既减轻了处理的负担,也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收获。
可兰婶一家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们坚决不会把鱼送人。在他们看来,这些鱼是周知青辛辛苦苦钓来的,把别人辛苦所得拿去送人,实在是不好意思。于是,他们决定辛苦一些,把所有的鱼都腌制起来。
到了吃饭的时候,我瞅准时机,对尚海说道:“下午你有空吗?我来教你怎么装电灯。”我的话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什么?装电灯?周知青,咱们拿什么装电灯啊?”兰婶一脸惊讶,瞪大了眼睛问道。桂花和尚海的脸上也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直直地盯着我,仿佛我说出了什么天方夜谭。
我故作神秘地笑了笑,说道:“等一会儿你们就知道啦。在魔术师面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事儿。不过,这件事儿你们一家人知道就行,可千万别外传。要是传出去了,我以后可就再也不给你们带好吃的,也不在你们家住咯。”
说完之后,我故意装出一副十分生气的模样,板起脸来,眼神里带着一丝“威胁”。兰婶见状,立刻紧张起来,赶忙转头对着女儿桂花和儿子尚海严肃地叮嘱道:“咱们家的事儿,可千万不能对外人讲,就算是队长问起来也不行,听明白了吗?”她的语气不容置疑,眼神里满是慎重。
桂花和尚海忙不迭地连连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娘!我俩知道了,无论跟谁,都不会说周知青是魔术师这件事儿。”他们俩那整齐划一的回答,就像是经过了排练一样,让人忍俊不禁。瞧着这亲姐弟这般默契的模样,我心里的那丝佯装的怒气也瞬间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温暖和欣慰。
我说:“行了!尚海,你学会装电灯后,还要教别人,咱们一起把全生产队二十三户人家的电灯都装好。”尚海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道:“周知青!保证完成任务。”那语气里满是干劲和决心。
我接着说道:“我会让队长给你记工分,而且之后我还会教你开收割机。”这话一出口,尚海一下子愣住了,脸上写满了疑惑,问道:“周知青,那收割机是啥玩意儿,是干啥用的?”
听到他这话,我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着实有些无语。毕竟在这个时候,很多人连收割机是什么都不清楚。我看着愣在那里、满脸求知欲的尚海,只好说:“尚海!我现在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等全村的电灯都装完了,我再跟你说,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我又说道:“你们先吃饭,我去方便一下。”话虽出口,可我实在不好意思问他们厕所在哪儿。毕竟人家正吃得热乎,我这么一问,多少有些煞风景。于是,我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朝着房子外猪舍的方向走去。
从下乡到现在,这才第三天,而这也是我第一次去兰婶家的茅坑。还真让我给找着了,就在猪舍旁边。可眼前这厕所,和我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它是用一个直径一米多宽的大木桶做成的,有一半埋在了土里。木桶上面盖着木板,而且这木板是活动的。要是想上去解手,还得先爬上三节小木梯。
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旁边有一个用竹篾编成的筐,里面放了不少小木棒。那些小木棒上面……我实在不敢细想它们的用途,只觉得这和我熟悉的城市里的厕所环境天差地别,心里不禁五味杂陈。
可想而知,在这里人们解手不用纸,而是用木棒。还好我空间里备有卫生纸,不然我也只能入乡随俗用木棒解决了。从厕所出来后,我又从空间里拿出一提卫生纸,轻轻放在了厕所后面的架板上,心想这样也能方便一下之后使用厕所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