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长生说着脸上不禁露出了自豪的神色,继续说道:“哈哈,恩师一时兴起,就模仿着那小家伙的行动路线做开了试验,半年后终有所得。有一次恩师刚走完那奇怪的步法坐在了地上,就有一只野兔出现在了面前,只见那野兔警觉的四下看了看没发现危险,便安详的吃起草来。
一来二去的来就到了恩师跟前伸手可及的地方,这时恩师故意动了一下,野兔就惊慌地逃走了,然后恩师又做了几次试验发现,隐身后是不可以活动的,至少不能有稍大点的动作,否则隐身法就失效了。
这种隐身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气味不能隐藏,对于那些嗅觉灵敏的食肉动物来说作用就不是很大了,它们虽然看不见人,可一旦嗅到人体的气味就会寻来或者逃走,所以说只能掩人耳目而已,作用不是很大的。对于有修为的人,自身的灵力波动更是无法隐藏,就像前辈能够轻易的找到我一样。”
李冰闻言,沉吟了一下说道:“哦,原来是这样啊。邢长生,这次去峨眉山我可以带着你走路,不过峨眉山我可从来没去过,你可得为我带路哟。”
邢长生闻言虽然有些疑惑,不知李冰如何带他走,还是点点头说道:“晚辈谨遵法令。”然后就怔怔的望着李冰。
李冰也不多做作,站在原地身子就渐渐的飘了起来。邢长生刚一愣神,发现自己的身子也离开了地面,不过稳稳当当的就像站在原地没动一样,毫无晃动的感觉。
李冰升到了一百米左右的空中就停住了上升,开始缓缓地朝前移动。邢长生也同李冰一样站在百米的高空,随着李冰的移动也向前移动起来。直到出了大李庄的地面不久,李冰就一边朝西飞着一边向高空升去而且渐渐加速,好像是故意让邢长生参观一下大李庄和神奇公司。
这时邢长生感觉就像站在一架无色玻璃的飞机中,速度虽然飞快,但是感觉不到一丝风的阻力,衣衫和头发没有任何飘动。不久邢长生就适应了这种飞行,干脆就像坐在草地上一样坐了下来。起初有些紧张什么也不想,可是坐下平下心来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大活人在空中大摇大摆的飞翔,可是地下的那么多人就像视若无睹,连看都不看一眼呢。
虽然也曾有人朝天空望过,可那茫然的眼神就像什么也没看到。所以邢长生断定,这里头肯定是李冰使用了什么法术,但又未看到李冰有什么异常举动,所以疑惑的望着刚坐下来的李冰也不开口询问什么了。人老成精,一千多岁的邢长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此时邢长生发现方向有些偏差,才开口纠正了一下。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普贤菩萨的道场。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文殊菩萨代表的是“智”,普贤菩萨代表的是“德”。普贤菩萨广修十种行愿,又称“十大愿王”,因此赢得了“大行普贤”的尊号。
在邢长生的指引下李冰降落在了“万佛顶”边沿。李冰遥望着那尊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光的佛像,问道:“邢长生,我是第一次来峨眉山,那尊金佛是不是四面十方普贤菩萨的雕像啊?”
邢长生闻言:“前辈说的不错,那正是普贤菩萨的雕像,此雕像通高四十八米,象征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愿,总重六百六十吨。四面刻有普贤菩萨的十种广大行愿。”
李冰闻言,虽然他对什么行愿的内情并不了解,但是他对这些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的神只还是非常敬佩的,所以双手合什遥遥的拜了一拜,修行的道路虽然不同,但最终的归宿却是相同的。
由于天色已经不早,李冰只是大略的望了一下四周的景象和“万佛阁”等建筑没再问什么。
邢长生指着常年云锁雾绕的后山说道:“前辈,我们的洞府就在这山峦叠障,深谷幽壑之中。不过这些年来由于后山的原始资源过度的开发,给我们这些修行者留下的空间可不多了,只剩下了那些人迹难以到达的险要地区,甚至是那些飞鸟难度,猿猴难攀的幽谷绝崖。纵然这样,可是那些寻仙求道的人还是不畏艰险,络绎不绝的前来寻寻觅觅,看来此处也不可久留了。前辈,请随我来。”
邢长生说着,纵身跳进了悬崖下翻滚蒸腾的云雾之中。
李冰一看,也紧随其后的跟了下去。
浓雾中能见度不足三米,李冰紧贴着邢长生飞行为的是保护他的安全。可是邢长生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顺着山崖东跳西蹦,有时直落,有时横移。李冰发现,邢长生的落脚处,都是自山缝中长出来的一些小树或藤蔓及突出来的山石。十几分钟后,邢长生落在了一个仅有一平米不足的一个小平台上,四周的云雾更浓了,天色也更加黑暗了。
李冰不怕黑暗,只是讨厌云雾遮挡他的视线,这时连李冰的视力也只能看到十几米远。李冰和邢长生所站立的这个平台,只是山崖上凸出来的一块岩石。因为峨眉山地区今年没有下雪,所以岩石山生满了青苔,岩石上虽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但仍然不是很平整溜滑异常,就算是在陆地上普通人绝难在此立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