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须弥山。
随着帝辛的政令传遍殷商疆域,接引和准提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宝相庄严的佛殿内,愁云惨淡。
准提手持七宝妙树,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
“师兄,那帝辛,竟然搞了个什么‘百家争鸣’!”
接引叹了口气,缓缓睁开眼。
“我已知晓。”
“这帝辛,当真是愚不可及!”
准提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他这简直是自掘坟墓,主动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
“如此送上门的机会,我们岂能放过?”
接引闻言,眉头微皱,脸上露出一丝担忧。
“师弟,此事会不会有诈?”
“那三个家伙诡计多端,我怕这又是一个陷阱。”
“陷阱又如何?”
准提不屑地撇了撇嘴。
“思想一旦传播开来,便如同撒下了无数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玄门三教再强,难道还能灭绝所有人的思想不成?”
说着,他看着接引,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师兄,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了!”
接引听着准提的话,陷入了沉思。
许久,他才缓缓地点了点头,那张苦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决然。
“你说的对。”
“此事,可行。”
“只是该派谁去?”
“如今我西方教,能拿得出手的人,可都已经折损大半了。”
提起这个,准提的脸色又难看了几分。
他思索了片刻,眼中精光一闪,才淡淡地开口,吐出了一个名字。
“便让释迦的关门弟子去吧。”
“阿难。”
接引闻言,眉头微微一蹙,那张本就疾苦的脸上,更添了几分愁绪。
他缓缓转头,看向身旁的准提。
“阿难?”
“他拜入释迦门下时日尚短,佛法虽精,但修为终究浅薄了些,此去东方,怕是……”
准提轻轻摇了摇头,打断了接引的担忧。
他手中的七宝妙树,散发着淡淡的微光,映照着他那张波澜不惊的脸。
“师兄,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修为最高深之人。”
“而是最听话,佛心最纯粹之人。”
接引瞬间便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他长叹一声,眼中的疑虑化为了然。
是啊,听话。
这两个字,在此刻,比什么都重要。
之前派去的那些弟子,哪个不是心高气傲之辈?
结果呢?
不是身死道消,就是下落不明。
这番前去东方传法,无异于深入龙潭虎穴,与虎谋皮。
若派去的人再有什么异心,被玄门三言两语就勾走了魂。
那西方教的脸面,可就真的丢尽了!
更重要的是,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们扶持姬发,图谋人族气运的万古大计!
这个损失,他们承受不起。
“传阿难觐见。”
准提的声音在须弥山内悠悠响起。
不多时,一位身穿月白僧袍,面容俊秀,眼神清澈如水的年轻僧人,步履轻盈地走入殿中。
他双手合十,对着上方的两位圣人恭敬一拜。
“弟子阿难,拜见两位师祖。”
准提看着下方这个自己颇为看好的徒孙,脸上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意。
“阿难,今有一桩天大的功德,要交予你去做。”
“我命你即刻动身,前往东土人族疆域,弘扬我西方妙法,教化众生。”
阿难闻言,清秀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
“启禀师祖,弟子愚钝,修为浅薄,恐难当此大任。”
话落,其略微顿了顿,才问出了心中的不解。
“而且为何……是我?”
接引见状,适时开口,声音悲悯,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慈悲。
“你那些师兄师伯,皆有要事在身,脱不开身。”
“这既是教派的重任,也是对你的一场磨砺。”
“待你功成之日,你便是我西方教三代首席,东土佛法之引领者,小乘佛教之教主!”
然而,阿难听完,那双清澈的眸子里,并未泛起丝毫波澜。
名利于他,仿佛过眼云烟。
他只是更加担忧地低下了头,声音带着一丝惶恐。
“师祖,弟子……弟子怕辜负了您的期望。”
准提见状,心中愈发满意。
不为名利所动,佛心通透,果然没有选错人。
他手腕一翻,一朵流光溢彩的九品功德金莲凭空出现,悬浮在阿难面前。
“我们都相信你能够胜任。”
“阿难,莫要让我们失望。”
接引也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了一件金光闪闪的锦斓袈裟,与一根九环锡杖,一并送到了阿难身前。
“无需太过担忧,只需做好你自己,遵循本心即可。”
“记住,一切皆有可能。”
看着眼前的三件至宝,感受着两位圣祖的殷切期望,阿难知道,自己再无推辞的余地。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他伸出双手,恭敬地接过金莲、袈裟与锡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