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尚未散尽,山洞坑道内的空气就已弥漫着一丝焦虑。负责分发食物的村民张婶捧着最后一小袋糙米,站在临时储藏室门口,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袋米最多只能供所有人喝上两顿稀粥,而日军的包围圈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别说外出寻找粮食,就连靠近洞口都能听到巡逻士兵的脚步声。
“林姑娘,这是最后一点粮食了。”张婶将米袋递给林墨,声音带着难掩的苦涩,“再找不到吃的,孩子们和伤员怕是撑不住了。”坑道深处,几名年幼的孩子正眼巴巴地看着大人手中的空碗,嘴唇因为缺水而干裂起皮;受伤的队员们躺在干草上,脸色苍白,原本就虚弱的身体因为饥饿变得更加无力。
林墨接过米袋,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袋子的轻盈,心中沉甸甸的。这三天来,日军始终围而不攻,只在山洞周边巡逻,偶尔对着洞口放几枪,显然是想耗尽洞内的粮食和水源,让他们不战自溃。她召集老周和况国华来到主通道,看着两人疲惫的面容,沉声道:“粮食和水都快没了,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必须想办法突破日军的封锁。”
老周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语气沉重:“日军在洞口外五十米处设置了三道岗哨,周边的小路也被封锁了,想要出去寻找粮食太难了。而且村民们大多是老弱妇孺,根本经不起折腾。”
况国华沉默片刻,突然开口:“我们还有地下河。之前探查时发现,地下河的水质清澈,足够解决饮水问题;而且河道两侧的岩壁上,或许生长着可食用的野菜或菌类,说不定能暂时缓解粮食危机。”
林墨眼前一亮,立刻说道:“对!我们怎么把地下河忘了!阿凯熟悉水性,也懂一些野外生存知识,让他带着两名队员从地下河通道出去,一方面可以取水,另一方面也能看看河道周边有没有可食用的植物。”
阿凯得知任务后,立刻收拾行装——他带上了两个空水桶、一把砍刀和一个布袋,还特意从伤员那里借了一把匕首防身。两名队员也各自准备了绳索和火把,三人在地下河入口处集合,对着林墨和况国华郑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们一定顺利完成任务,把水和粮食带回来!”
夜色渐深,山洞外的日军岗哨渐渐放松了警惕,只有零星的脚步声在洞口附近回荡。阿凯带着两名队员悄悄走进地下河通道,通道内漆黑一片,只有火把的光芒在岩壁上跳跃,映出河道内平静的水面。三人小心翼翼地踩着河道边缘的岩石前行,冰凉的河水没过脚踝,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速度。
“大家小心点,注意脚下的岩石,别滑倒了。”阿凯压低声音提醒道,手中的火把不时照向河道两侧的岩壁。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右侧岩壁上一簇绿色的植物:“你们看,那是马齿苋!可以吃,而且水分很足!”
两名队员立刻凑上前,借着火光仔细观察——岩壁上的马齿苋长势旺盛,叶片肥厚,显然是因为常年受地下河水汽滋养。三人立刻拿出布袋,小心地将马齿苋采摘下来,很快就装满了小半袋。
“前面的水质看起来更清澈,我们去那里取水。”阿凯指着前方一处水流较缓的区域,带着队员们继续前行。来到目的地后,两人负责警戒,阿凯则将水桶放进河里,小心翼翼地装满水。冰凉的河水倒映着火光,泛起细碎的涟漪,让人暂时忘记了外界的危机。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阿凯立刻熄灭火把,示意队员们躲到岩壁后面。借着微弱的月光,他们看到几名日军士兵正沿着河道另一侧的小路巡逻,手中的手电筒光束在水面上扫过,幸好他们躲得及时,没有被发现。
等日军士兵走远后,三人才松了一口气,继续装满另一桶水,然后带着水和马齿苋,沿着原路返回。一路上,他们又在岩壁上发现了几簇可食用的野菜,全都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装进布袋里。
凌晨时分,阿凯和队员们终于回到了地下河入口。林墨和况国华早已在那里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还带回了水和野菜,两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太好了!有了这些水和野菜,我们至少能再撑几天!”林墨激动地说道,立刻安排村民们将水烧开,把野菜清洗干净,煮成野菜粥。
坑道内,弥漫着野菜粥的清香。孩子们捧着热气腾腾的粥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受伤的队员们也分到了粥,温热的粥水滑过喉咙,让虚弱的身体渐渐有了力气。张婶看着眼前的景象,眼眶湿润:“多亏了阿凯他们,不然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野菜粥虽然能暂时缓解饥饿,但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正在恢复的伤员和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林墨看着布袋里所剩无几的野菜,心中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想要彻底解决粮食危机,必须找到更稳定的粮食来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