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枭号”如同蛰伏在阴影中的潜猎者,借助那块巨大、古老、内部蕴含着亿万年前宇宙尘埃的彗星冰核的掩护,将自身的存在感降至最低。舰桥内,灯光昏暗,只有控制台和主屏幕散发出的幽蓝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因过度专注而略显苍白的脸庞。空气仿佛凝固,只有卫生系统低沉的嗡鸣和设备散热口偶尔的气流声,证明着时间并未停滞。
林羽刚刚以神识受创为代价,强行穿透层层阻碍,锁定了深藏于褐矮星核心那搏动着的、散发着纯粹污染与死寂的暗红色能量源——“污染之源”。那惊鸿一瞥带来的冲击,以及最后时刻那顺着目光回溯而来的、冰冷古老充满恶意的意志撞击,让他的识海依旧隐隐作痛,脸色也比平时苍白了几分。他服下一颗温养神识的丹药,闭目调息,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思考着摧毁那近乎位于恒星核心目标的可行性。
常规的舰炮、导弹,甚至是他全力施展的**通天剑阵,恐怕都难以穿透褐矮星那极度致密的内核物质以及虫族布下的、与星体引力场结合的强大生物能量屏障。他们需要一个切入点,一个计划,一个……奇迹。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寂与沉重的压力几乎要达到顶点时——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非标准能量信号爆发!方位,褐矮星远端,第四冰封行星(编号M817-BD4)永久阴影区!能量频谱……无法识别!重复,无法识别!不属于人族联军数据库内任何已知型号,亦与虫族生物能量特征存在显着差异!”
“暗影”那平板的电子音带着一丝极其细微、但确实存在的、近乎“惊愕”的波动,如同投入死水中的石子,骤然在舰桥内响起!
“什么?!” “不是虫族?!” “这个鬼地方还有别人?!”
几乎是在“暗影”发出警告的同时,主屏幕上的画面被迅速切换、放大!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强行从摧毁“污染之源”的难题上拉扯开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带着难以置信的惊疑。
神秘舰队:科技与生物的诡异融合
透过高精度传感器和经过复杂算法增强的影像,褐矮星那微弱、污浊的暗红色光芒,勾勒出第四冰封行星那崎岖、布满深邃冰裂峡谷的边缘轮廓。而在那片连星光都几乎无法触及的、绝对的黑暗阴影中,几艘造型极其怪异的战舰,正如同从噩梦中悄然浮现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滑行而出!
它们的出现方式本身就令人心悸——没有引擎的轰鸣,没有空间的剧烈扭曲,仿佛它们本就是阴影的一部分,此刻只是显露出了形体。
这些战舰通体呈现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哑光黑色,其造型完全颠覆了在场所有人对舰船设计的认知。它们不像人类联军战舰那样追求流线型和符合空气动力学(即使在太空),也不像虫族单位那样充斥着**裸的生物狰狞感。它们更像是……某种高度发达的、将冰冷机械逻辑与某种异质生物活性强行焊接在一起的、充满矛盾感的造物!
舰体主体是棱角分明、仿佛由巨大黑色水晶切割而成的多面体结构,线条硬朗而冷酷。但在那光滑得近乎诡异的黑色晶体装甲接缝处,却隐约可见细微的、如同生物血管或神经网络般的幽蓝色脉络在微微搏动,流淌着一种粘稠而沉凝的能量光流,为这冰冷的机械造物注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生命感”。
它们的推进系统更是奇特。舰尾并非传统的推进器喷口,而是伸展出数对如同某种巨型昆虫节肢般的、覆盖着厚重黑色生物质甲壳的“推进翼”。这些翼面并非固定不动,而是以一种复杂而诡异的韵律缓缓开合、调整角度。当它们全力张开时,其后方并非喷射出炽热的等离子流,而是空间本身产生了一种细微但确实存在的、如同水波荡漾般的扭曲涟漪!这是一种利用空间曲率进行推进的尖端技术,其产生的能量波动极其微弱,几乎完美的隐匿于背景辐射之中,只在超敏感的引力波探测器上留下淡淡的痕迹。
这支神秘舰队规模不大,仅有五艘。其中一艘体型相对较大,长度约有人类巡洋舰级别,造型更为厚重,多面体结构上布满了更多那种搏动着的幽蓝脉络,仿佛是整个小队的中枢神经。另外四艘则体型较小,如同护卫的猎犬或刺客,舰体更加尖锐、扁平,充满了隐晦的攻击性,它们环绕在大型战舰周围,如同拥有自我意识的阴影。
它们出现的时机、地点,都精准得可怕,仿佛早已在此潜伏多时,只待某个特定的瞬间。
雷霆突袭:高效而致命的猎杀
而这支神秘舰队的目标,显然与“夜枭号”不谋而合——正是那颗被虫族寄生的褐矮星,以及其内部那庞大的能量系统!
没有丝毫的警告,也没有任何通讯信号泄露,这支黑色舰队甫一现身,便展现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高效与狠辣战术,仿佛一群为杀戮而生的、没有任何感情的机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