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下立刻探索废墟中那些隐晦波动的念头,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处理沉重的伤势,并彻底巩固消化此次深渊之行那庞大而珍贵的收获——尤其是那初成的 “四象剑域” 。此域不仅是他当下最强的护身与攻伐手段,更隐隐指向了一条独一无二、直通大道的修炼途径,容不得半点马虎。
神识如网般谨慎铺开,避开那些能量乱流肆虐、空间结构不稳的区域,最终,他在一片倾颓的幽冥玄铁架构与厚重岩层的夹缝深处,发现了一处被巨大残骸天然遮蔽、相对稳固的小型空间。这里似乎是堡垒某个次要能量节点的废墟,虽然节点早已损毁,但残留的加固符文和厚重的结构,依旧提供了一定的庇护。
毫不犹豫,林羽身形一动,化作一道微不可察的流光遁入其中。进入后,他立刻着手布置。数面由精纯剑元混合对水元掌控凝聚而成的淡蓝色阵旗虚影没入四周岩壁,形成一个简易的隐匿与防护剑阵,隔绝内外气息。同时,他将新得的先天水魄悬于头顶,其自然散发的纯净浩瀚道韵,不仅能加速他伤势的恢复,更能抚平此地残留的混乱能量,营造出一片适合悟道的宁静区域。
盘膝坐定,林羽首先处理体内的伤势。与黑水岛主的激战、熔炉爆炸的冲击、尤其是深渊中对抗死亡法则的反噬,让他的经脉、内腑乃至剑元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他取出得自黑水岛库藏和斩杀对手获得的疗伤丹药,配合先天水魄那蕴含无限生机的道韵,开始缓缓运功疗伤。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丹药之力化开,如同暖流滋养着千疮百孔的身躯;先天水魄的道韵则如同最细腻的春雨,润物无声,修复着最深层的裂痕。不知过了多久,林羽苍白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紊乱的气息也趋于平稳,沉重的伤势总算被稳定下来,虽未痊愈,但已无大碍。
伤势稍稳,他的全部心神,便立刻投入到了对“四象剑域” 的巩固与深研之中。
心神沉入体内,那在深渊绝境中仓促构筑的内天地景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丹田气海中央,毁灭意蕴(尘剑投影)如同混沌星核,沉浮不定,散发着平衡与终结的韵味。北方的沧溟剑意化作一片蔚蓝深邃的元力之海,波涛暗涌,生机盎然;南方的炎阳剑意则如一轮永恒燃烧的金白色大日,光热无穷,净化万物;西方的庚金剑意凝练如一柄暗金神兵,悬于虚空,锋芒尽敛,却透骨生寒。而先天水魄的道韵则如无形的脉络,贯穿四方,调和着水火的躁动,滋润着金铁的刚性,沟通着毁灭的沉寂。
这只是雏形,一个粗糙的框架。想要让这四象剑域真正稳固,并发挥出更大的威力,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打磨与融合。
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能量联动,而是开始尝试引导四种剑意进行更精妙、更本质的配合与融合,探索它们之间超越生克的更深层次关系。
尝试一:水火相济,演化湮灭!
他首先将心神聚焦于南北两极的水火剑意。心念微动,引导着一缕至柔的沧溟水元,与一丝至刚的炎阳火元,在意念的精确操控下,并非简单地碰撞,而是尝试让它们以某种特定的频率、在极其微观的层面进行交织、渗透。
起初,两者依旧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接触的边缘发出嗤嗤的爆鸣,能量剧烈消耗。但林羽耐心十足,凭借通天剑魂的统御和对剑心映照后的深刻理解,不断调整着比例、节奏与融合的“切入点”。
渐渐地,一种奇异的变化产生了。当某一缕水元以极寒之力瞬间包裹住一丝火元的核心,而那火元又以极致的高温向内极致压缩、试图爆发时,在两者达到某个临界平衡点的刹那,预想中的爆炸并未发生,反而产生了一种诡异的寂静,随即,那一点接触的区域,光线、声音乃至能量波动都仿佛被吞噬了,化作了一种极其微小的、呈现出绝对黑暗的湮灭点!
虽然这湮灭点只存在了瞬息便因能量不济而消散,但林羽清晰地捕捉到了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那不是爆炸的冲击,而是直接将物质或能量从“存在”层面抹除的湮灭之力!
“水火并非只有相克,极致对立下的平衡,竟能衍生出‘无’的力量……”林羽心中震撼,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意识到,若能掌控这种湮灭之力,其威力将远超简单的属性攻击。
尝试二:金水相生,至柔至锐!
接着,他将注意力转向西方庚金与北方沧溟。金生水,通常理解为金气肃杀助长水之寒冽。但林羽尝试反其道而行,引导那经过先天水魄洗礼、愈发灵动深邃的沧溟水意,主动去“滋养”那内敛的庚金锋芒。
意念之中,浩瀚而充满生机的水元,如同最高明的锻造大师的冷却液,并非简单地冲刷,而是以一种蕴含道韵的方式,包裹、渗透进庚金剑意那极度凝练的结构之中。水之至柔,无孔不入,其蕴含的滋养之力,并未消磨金的锋锐,反而像是在为其进行着最后的、灵性层面的“淬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