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终于还是将最锋利的刀刃,刺向了沈婉悠最不愿被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的私密领域。
沈婉悠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骤然停止跳动,随即又失控地狂跳起来,撞击着耳膜,发出轰鸣。那段在人生至暗时刻,为了不倒下、为了孩子而不得不寻求的专业帮助,竟在对方口中变成了攻击她人格和能力的毒箭。强烈的屈辱感与难以抑制的愤怒交织着冲上头顶,让她眼前阵阵发黑,交叠在膝上的手指死死抠入手心,借助那尖锐的刺痛,勉强维持着摇摇欲坠的镇定与清醒。
方晴似乎对此早有预料,脸上不见丝毫波澜,仿佛对方提出的只是一个早已准备好的议题。她不慌不忙地取出两份文件,一份是装订规范、盖有医院公章的病历复印件,另一份则是一份格式严谨、结论明确的精神科专业评估报告。
“审判长,针对对方代理人对原告心理健康状况的无端揣测与污名化指控,我方现提交反证三与反证四。”她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原告确实因产后生理激素变化及后续遭遇重大婚姻变故带来的叠加性心理压力,在专业医师明确建议下,进行过阶段性的、旨在维护心理健康水平的心理咨询。但所有客观医疗记录均明确显示,此举属于现代社会中常见的、正常的心理疏导与压力管理范畴,旨在帮助个体以更健康、更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活挑战,且咨询过程顺利,效果良好,早已按计划正常结束。这份由本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出具的专业评估报告,基于详尽的临床访谈与评估,明确指出:原告沈婉悠女士目前认知功能完整,情绪状态稳定,心理韧性良好,完全具备独立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心理条件、情感能力与行为责任感。”
她微微停顿,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对方律师,语气中带上了一丝凛然与批判:“将公民基于自身健康管理需求、进行的正当心理健康维护行为,恶意曲解为‘情绪问题’,甚至毫无根据地臆测、渲染为其不具备抚养能力的依据,这不仅是对现代心理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缺乏了解,更是对原告人格尊严的粗暴践踏与公然污名化!此种不负责任的指控,不仅无助于查明事实,反而会对真正需要心理帮助的人群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与歧视,我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提请法庭明鉴!”
方晴的驳斥逻辑清晰,证据链完整扎实,如同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将对方一**看似汹涌的攻击逐一化解、击退。在庄重的法庭之上,事实、证据与严谨的法理推演,永远比煽动性的言辞和恶意引导更具力量。
质证环节在双方律师你来我往、针锋相对的交锋中持续。方晴始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仅一步步巩固了沈婉悠作为母亲在情感联结、日常付出上的不可替代性,更不断将辩论的焦点,引向姜一鸣作为父亲在家庭中的长期情感缺位、责任缺失,以及在孩子成长最需要支持与关爱的关键时期未能给予有效陪伴和实质帮助的事实。
姜一鸣的脸色随着庭审的推进,愈发阴沉难看,下颌线条绷得如同冷硬的岩石,他几次按捺不住,身体前倾欲开口插话,都被身旁的律师以严厉的眼神和几不可察的手势及时制止。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审判长以及合议庭成员投来的目光中,那份审视与探究的意味越来越浓,如同聚光灯般让他无所遁形。
终于,漫长的质证与辩论结束,进入最后陈述阶段。
姜一鸣的律师依旧围绕着“环境稳定性”和“物质优越性”的核心论点,试图将姜一鸣塑造成一个能提供“更佳成长平台”、“更优渥生活条件”的理性父亲形象,强调物质保障在抚养权判定中的权重。
方晴缓缓起身,她的目光先与审判长有过短暂而恭敬的交流,随后柔和地落在身旁强自镇定、脸色苍白的沈婉悠身上,最后,带着一种深切的共情,望向旁听席上那两张依偎在一起、写满不安与期待的小脸。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能沉淀到人心底的力量:
“审判长,合议庭,本案争议的核心,绝非一场简单比较父母双方谁能够提供更优越物质条件的竞赛。法律判定子女抚养权的根本原则,在于何方更有利于保障子女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并不仅仅意味着宽敞明亮的居所和充裕的物质供给,它更意味着日复一日无法割舍的温暖陪伴,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以及建立在无数生活点滴、共享时光基础之上的,无可替代的、深厚的情感联结与安全感。”
“我方当事人沈婉悠女士,或许在物质层面暂时面临挑战与困难,但她从未、也绝不会放弃作为母亲的天职与责任。她独自承受十月怀胎与生育的艰辛,在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身处逆境之时,毅然以单薄之肩扛起抚养两名年幼孩子的重担。她积极寻求重返职场,努力提升自我,凭借专业技能谋求经济独立,她在困境中所展现出的非凡坚韧、勇气以及对孩子毫无保留的爱,无一不是为了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充满爱与安全感的天空。反观被告,其在家庭生活中的长期缺席,情感上的疏离淡漠,以及在原告与孩子最需要支持、最脆弱的时期选择退缩甚至施加压力,这些事实都清晰地表明,其并未与孩子建立起健康、深厚、不可或缺的情感连接,未能履行其作为父亲应尽的情感陪伴义务。”
“孩子,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极度依赖稳定情感关怀的幼童,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提供物质条件的‘供养者’,他们更需要一个能给予温暖拥抱、耐心倾听、并能用爱与行动坚定守护他们成长的母亲。这种基于长期共同生活建立的情感纽带,是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替代的成长根基。恳请法庭明察秋毫,依据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将婚生女姜念、姜眠的抚养权,判归用无私母爱和切实行动证明了自己、且有能力继续为孩子们提供稳定、健康、充满关爱情感环境的原告沈婉悠女士。”
方睛的陈述铿锵有力……!
喜欢葬神之渊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葬神之渊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