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宝子们今日给小桃子随的认亲礼,再加更三章)
礼成,碧桃向薛林氏敬茶受礼后,便到了与平辈兄长相见的环节。
引礼的嬷嬷示意她先向大少爷薛允珩行礼。
碧桃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到薛允珩面前。
她规规矩矩地敛衽一礼,声音清晰而柔和。
“碧桃见过大哥。”
薛允珩神色温和,虚扶了一下。
“妹妹不必多礼。”
他身姿挺拔,气质清贵,目光落在碧桃身上,带着一种兄长审视妹妹的坦然。
他从身旁小厮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长盒,递予碧桃,语气平稳。
“这是前朝李墨斋亲手所制的一方徽墨,质地坚润,落纸如漆,不损笔毫。望妹妹能持之以恒,莫要因琐事懈怠了学业进益。”
碧桃双手接过,只觉那木盒入手沉实,带着淡淡的檀香。
她心中微暖,抬起头,眼中带着真诚的感激。
“多谢大哥厚赠。大哥说的是,张嬷嬷离府前也曾叮嘱桃儿,规矩礼仪是形,诗书涵养是魂,不可偏废。只是…只是桃儿资质愚钝,有些地方…”
她说到这里,微微顿住,有些不好意思。
以往她学规矩遇到难题,多是请教张嬷嬷或自己琢磨,从未想过能向这位学问极好的大少爷请教。
薛允珩似是看出她的窘迫,唇角微扬。
“无妨。学问之道,贵在切磋。我身边的长随星辰和星瑞,虽不及名师,却也略通文墨,认得几个字。你平日若有什么不解之处,无论是诗文典故,还是书写疑难,若不方便直接寻我,可先让他们带个话,或者将疑问写下交由他们转呈于我。我若有空,自会为你解答。”
他语气平和,没有丝毫居高临下的意味,仿佛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这番安排既考虑到了碧桃的身份不便时常直接找他,又切实地提供了帮助。
旁边的常嬷嬷听了,笑着对薛林氏道。
“夫人您瞧,大少爷真是有长兄风范,对妹妹这般关怀体贴。”
薛林氏满意地点头,看着长子,眼中满是骄傲。
“珩儿做事向来周到,桃儿,有学业上的问题一并问大哥就好。”
碧桃心中感动,再次深深一福。
“桃儿谢过大哥!定不负大哥期望,若有疑难,少不得要叨扰大哥了。”
薛允珩微微颔首,不再多言,退后一步,将位置让了出来。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充满了书香门第的雅正与兄长的温和责任感,让碧桃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接下来,便是向薛允琛行礼。
碧桃的心跳不自觉又加快了。
她走到薛允琛面前,甚至能感觉到他周身散发出的那种压抑着的不爽利的气息。
她垂着眼,不敢看他,依样画葫芦地敛衽行礼,声音比刚才低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碧桃见过二哥。”
薛允琛几乎是立刻就别开了脸,只用眼角余光扫了她一下,从鼻子里“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他动作有些粗鲁地从身后观墨手里抓过一个狭长的锦盒,看也不看就塞到碧桃手里,硬邦邦地说道。
“喏,给你的。”
那锦盒入手颇沉,做工精巧,上面镶嵌着细小的宝石。
碧桃不用打开,也能猜到里面定然是价值不菲的首饰。
但这送礼的态度,与方才薛允珩的温言勉励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她低眉顺目地接过,轻声道。
“谢二哥。”
薛允琛听到这声“二哥”,眉头狠狠一拧,猛地转回头瞪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有怒气,有委屈,还有一丝他自己都没弄明白的烦躁,但终究在薛林氏的目光注视下,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过头去。
薛林氏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对常嬷嬷低声道。
“这孩子…真是越大越回去了。”
最后,轮到薛允玦。
碧桃走到他面前时,心情更是复杂。
想到方才的事,碧桃垂下眼睫,规规矩矩地行礼。
“碧桃见过三哥。”
薛允玦轻轻咳嗽了一声,声音微弱。
“妹妹…不必多礼。”
他的声音带着病后的沙哑,气息有些不稳。
他示意小厮将一个用素白锦缎包裹的小卷轴递过来,他亲自接过,递给碧桃,指尖带着凉意。
“仓促之间,未能备下厚礼…这是我闲暇时画的一幅《秋兰图》,聊表心意,望妹妹…不弃。”
这番举动显然耗了他不少力气,说完话便微微喘息起来。
碧桃双手接过那卷轴,触手冰凉,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心意。
她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他病体的担忧,又有对午后那场不堪回首的“帮助”的羞耻,最终化作一句低语。
“三哥费心了,您…您快坐下歇息吧,保重身体要紧。”
薛林氏也连忙道。
“玦儿,快坐下,你身子弱,不必讲究这些虚礼了。”
薛允玦这才在小厮的搀扶下,缓缓坐回椅子上,闭目养神,不再看任何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