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的话,在临时教室里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
下面坐着的一百多个“高材生”,你看我,我看你,脸上的困惑更深。
铅笔,量角器,计算尺?
这就是我们的新武器?
猎杀整个炮兵阵地?
这听起来,怎么比李云龙团长吹牛还离谱?
不少人心里犯起嘀咕。
他们都是各个部队的宝贝,有的是参谋,能写一手好文章。有的是教员,能给战士们扫盲。
结果被一纸调令,火急火燎地送到这个山沟沟里,竟然是来学这个?
一个戴着深度眼镜,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的年轻参谋,忍不住举起了手。
“报告林所长。”
“讲。”林川点了点头。
“我想问问,您说的这个用铅笔和量角器,猎杀鬼子炮兵阵地,到底是什么原理?”
“我们……我们很多人连枪都还没摸熟练,怎么去猎杀鬼子的炮兵?”
他的问题,问出所有人的心声。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川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角落里,抱着胳膊旁听的李云龙撇了撇嘴,心里暗道:“这帮秀才就是屁事多,让你学你就学呗,问那么多干嘛。”
但他也没出声,他也想看看林川怎么把这群眼高于顶的“秀才”给镇住。
“问得好。”林川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烦。
他知道,想让这些未来的技术骨干死心塌地,就必须让他们彻底明白,他们学的东西,不是屠龙之术,而是马上就能用的杀敌利器。
“原理,我刚才已经讲了,就是三角测量和声波时差。”
“我知道,光说理论你们可能不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林川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刷”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我现在需要三名同学,自告奋勇,跟我来做第一个模拟实验。”
话音落下,下面的人面面相觑,没人主动站出来。
让他们写报告,做统计,他们是好手。
可这又是画图又是计算的,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出丑的人。
“怎么?没人敢来?”李云龙的大嗓门响了起来,带着一丝嘲讽。
“平时一个个不都自称是文化人吗?怎么到动真格的时候,都成了缩头乌龟?”
“我告诉你们,林老弟教的这玩意儿,要是学会,比你们手里的三八大盖好用一百倍!一炮过去,鬼子一个炮兵阵地都得给老子飞上天!”
李云龙的话简单粗暴,但却很有效。
“我去!”
“我也去!”
人群中,立刻站起来三个人。
一个是刚才提问的那个眼镜参谋,另外两个也是看起来机灵的学生兵。
“很好。”林川赞许地点了点头,“你们三个,跟我来。”
他带着三人走出教室,来到外面的一片空地上。
空地上,已经提前准备好三张简易的桌子,上面各放着一张大比例的军用地图,一个指南针,一个量角器,还有一支铅笔。
三张桌子,呈一个三角形,相距各一百米。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林川指着远处大概一公里外的一个小山包。
“等一下,那个山包上,会有一个‘炮口闪光’。你们要做的,就是在看到闪光的瞬间,立刻用指南针和量角器,测出你们所在的观测点,相对于那个闪光点的精确方位角。”
“然后,把这个角度,报给我。”
“明白了吗?”
“明……明白了。”三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这听起来,好像不难。
“好,各就各位!”
三人分别跑到自己的桌子前,紧张地盯着远处的山包。
李云龙和陈更,还有周平,也跟着走出来,饶有兴致地看着。
陈更小声问林川:“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真能让他们一次就学会?”
“旅长,学不会也得学。”林川的表情很严肃,“战场上,鬼子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我就是要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这种压力。”
陈更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林川冲着远处挥了挥手。
早已等在那里的一个战士,立刻点燃了一串大号的二踢脚。
“咻——嘭!”
一声清脆的爆响,一团明亮的火花在小山包上空炸开。
“看到了!”
“快!快测!”
三个“秀才”瞬间手忙脚乱起来。
那个眼镜参谋还好点,毕竟是参谋出身,对地图和指南针还算熟悉。
他手忙脚乱地扶正指南针,眼睛在闪光点和刻度盘之间来回移动。
另外两个学生兵就彻底抓瞎。
一个把指南针拿反,另一个拿着量角器在地图上比划半天,不知道该从哪条线开始量。
“报告!方位角,东北,呃……35度!”
“报告!我这里是……是120度!”
“报告……我……我没测出来……”
三个人的答案,乱七八糟。
李云龙在旁边看得直摇头,差点笑出声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