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187章 锦衣卫17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第187章 锦衣卫17

作者:七月微风鸿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9 08:46:43

两支舰队护送着商队,一路向西穿越马六甲海峡,驶入印度洋,沿着古老的航线驶向欧洲。陈阳的指令清晰而直接:遇友好城邦便通商,展示商品换取情报;若遇敌意阻拦,或对方实力不济又藏有财富,便以大炮说话——商船即刻变战船,用武力敲开对方国门,能抢则抢,能占则占,不必手软。

这趟旅程,名为“访问”,实为带着利爪与獠牙的试探。海东国的舰炮已在东方海域证明了威力,如今,陈阳要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洲,也尝尝这“一手商品、一手大炮”的滋味。

陈阳想到船上的一千箱鸦片,忍不住笑了。

他想起出发前,跟商队总领和舰队指挥官说:“这东西,用法简单。让欧洲的贵族先尝,沾上了就离不开。”

咱们的货就好卖。他们不给够价钱,就不把鸦片给他们,让他们求着来换。”

又对指挥官说:“他们要是挡路,就开炮。打下港口,把鸦片散给他们的人,士兵、百姓都给点。他们迷迷糊糊的,就没法反抗了。”

陈阳心里暗道:他们能用鸦片打开大清的大门,我凭什么不能用这些鸦片,打开欧洲的大门?这一千箱东西,比大炮好用得多。

随后几年,大量的鸦片不断运往欧洲。

欧洲的王室成员、贵族勋贵们先迷上了这东西,茶余饭后聚在一处吸食成了风尚,甚至以拥有精致烟枪、珍稀烟膏为荣。商人们见有利可图,纷纷加入买卖,自己也渐渐染上烟瘾。

这些人对鸦片的喜爱到了痴迷的地步,为了换得烟膏,不惜拿出国库的黄金、宝石,地里的铁矿、羊毛,还有工坊里的精密器械。

于是,欧洲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向海东国。黄金堆满了海东国的国库,各种矿产充实了冶炼工坊,珍稀木材、名贵药材也成批运抵,海东国靠着这些流入的资源,国力日渐雄厚。

与此同时,海东国境内对鸦片的管控严到了骨子里。

陈阳早下了铁令:凡私自种植罂粟者,不论数量多少,一律按大罪论处,轻则流放极寒之地,重则当场问斩;敢私藏、贩卖烟膏烟枪的,同样从严治罪,抄家没产是常事,亲属还要连坐受罚。

官府在各地设了巡查队,田间地头、山林角落都要细细盘查,一旦发现疑似罂粟的植株,立刻连根拔除,追究周边农户的责任。久而久之,别说罂粟,就连知道这花长什么样的百姓都寥寥无几。整个海东国境内,看不见一株罂粟,更无半分烟膏流通,与欧洲那边的沉溺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阳对此毫不松懈,他要的是用鸦片榨取欧洲的血,却绝不容许这东西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外面的毒瘤能肥己,自家的根基却必须干净坚硬。

海东二十年六月十五日,海东国都城的中央广场上彩旗如潮,人头攒动,建国二十周年庆典在此隆重举行。广场中央的高台上,,喇叭将他沉稳有力的声音传遍广场每个角落,甚至飘向远处的街巷。

“今天,我们欢聚于此,共同庆祝海东国二十岁的生日!”顾明轩的声音带着激动,“二十年来,从草创到稳固,从积弱到强盛,我们走过了一条布满荆棘却终见坦途的路。此刻,我可以骄傲地向全体国民宣告:我国人口已正式突破三千万大关!这三千万同胞,每一个都能吃饱穿暖,再也没有一人因饥饿而受困——这是我们用双手挣来的安稳,是海东国给每个子民的承诺!”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顾明轩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如今的海东国,国库充盈,粮仓丰实;工坊里机器轰鸣,铁轨连接南北;商船远达四海,带回世界各地的珍宝;军队战力日强,守护着每一寸疆土。这强盛的国力,是先辈奠基、我辈奋进的结果,更将是后辈继续前行的底气!”

话音刚落,广场一侧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海陆空三军阅兵正式开始——

陆军:身着深绿军服的士兵组成严整方阵,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广场,步枪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军容肃整如铁壁。

海军:深蓝色队列紧随其后,官兵们身姿挺拔,胸前的锚形徽章格外醒目,仿佛刚从战舰甲板上走来,带着海洋的壮阔气息。

空军:天空中,数十只热气球缓缓飞过,雪白的气囊上印着海东国的旗帜。热气球下方悬挂着观景篮,士兵们站在篮中敬礼,虽无后世战机的轰鸣,却在这时代展现着独有的空中力量,引得广场上百姓仰头欢呼,惊叹不已。

顾明轩站在高台上,望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欣慰。二十载风雨兼程,海东国已从蓝图变为现实,而属于它的未来,才刚刚开始。

六月十六日,建国二十周年庆典的余温尚未散去,国务院行政大会在都城议政厅内庄重举行。

我这担子,也该交给更年轻的人了。”

散会后,转身走向了另一处需要他的战场。

而陈阳,在卸下政事与军事的重担后,彻底成了海东国的“象征”。他不再每日批阅奏折,更多时候是在皇宫里陪着妻子赏花品茶,或是教儿女读书写字,讲讲建国初期的故事。偶尔兴起,便换上便服,带着几名侍从到各省走走——在田间看农人耕作,在工坊听工匠闲谈,在市集和小贩讨价还价,听百姓念叨着日子的变化,哪些地方还需改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