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天开始,如意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像一根被拧紧的发条。
虽然她现在还只是被李大夫推荐上去,需要审查。
但因为他们所处地域的特殊性,豫省半壁江山都沦陷了,审查需要更长的时间。
李大夫干脆就先开始培训她。
白日里,她依旧是那个勤奋好学、待人温和的学徒“如意”。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李大夫传授的一切医学知识,从望闻问切到针灸推拿,从药材炮制到方剂配伍。
她展现出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让李大夫时常惊叹,许多复杂的药性、穴位,她往往一点就通,甚至能提出些独到的见解。
前来求诊的街坊邻居和病人们也越来越喜欢这个手脚麻利、眼神清亮的小大夫,她的名声渐渐在附近传开。
这无疑也为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极好的掩护。
除了白日的学习,晚上如意也没闲着。
在日暮之后或黎明之前,李大夫开始系统地教导她之后工作所需的技能。
第一个就是情报识别与传递,如何从看似寻常的对话、报纸新闻、甚至市井流言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用隐语、代号书写情报;如何利用看病抓药的机会,将信息传递给不同的联络人;如何记忆复杂的接头暗号和路线图。
如意越来越聪明的大脑,和几乎过目不忘的本事在这里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二个需要学的是应急医疗与掩护。
虽然她在医术方面一向表现的很好,但李大夫还是着重训练她处理各种紧急伤情,尤其是在设备简陋、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如何快速止血、取出子弹碎片、处理烧伤和骨折。
同时,也教导她如何利用医馆的环境、药材气味、甚至病人的呻吟声来掩盖异常动静,如何面不改色的应付突如其来的盘查。
等这两项都过去后,李大夫又开始教她观察与反侦察。
李大夫教她识别不同身份的人的特征——便衣特务、普通警察、地痞流氓的眼神、步态、问话方式有何不同;如何通过窗户的反射、街角小贩的异常举动来判断是否被监视;如何利用地形快速摆脱跟踪。
李大夫说的这些其实很多如意以前也做过,但她以前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只是依靠本能行事。
现在有了李大夫的教导,如意突然就融会贯通,学得飞快。
她长久的经历带来的冷静心智和逻辑分析能力,加上修炼内功带来的超强感知和体能,让她迅速掌握了这些技能。
她很少犯错,即使偶尔有疏漏,也能在李大夫点拨前自己迅速意识到并弥补。
为了锻炼自己的眼力,如意开始在药铺的前边待着的时候小心地观察每个人的反应,然后和自己心中的做对比。
这天,如意正在柜台前低头整理着药材账单,耳朵却捕捉着医馆里的每一丝动静。
门帘响动,一位穿着半旧长衫、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手里拎着几包点心,看起来像是走亲访友的寻常读书人。
“大夫在吗?”男子开口,声音温和,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外地口音。
如意抬起头,脸上挂着学徒应有的礼貌笑容:“我叔在后头给人针灸呢,您是有哪里不舒服,还是抓药?”
男子将点心放在柜台上,叹了口气:“唉,是老毛病了,胃脘痛,时好时坏的。听说李大夫医术好,特来瞧瞧。”
他说话时,目光似乎随意地扫过药柜、桌椅,最后落在如意脸上,那眼神深处带着一种没有恶意的审视,并非寻常病人的焦虑或痛苦。
如意心头微微一凛。
这个人…步态沉稳,看似随意打量,但目光的落点都很关键。
他的口音是刻意模仿本地,但个别字眼的尾音还是露了馅。
最重要的是,他说的“胃脘痛”是中医术语,普通百姓更常说“心口痛”或“胃疼”。
如意绷紧了神经,但面上不动声色。依旧笑着:“那您先坐会儿,我给您倒杯热水。我叔那边估计还得有一阵子。”
她转身去拿茶杯,放置茶叶的柜子上还有个会反光的花瓶,如意借助瓶子上映出的影子,密切地关注着身后人的动静。
“小姑娘挺机灵,”男子在等候区坐下,状似闲聊,“看你年纪不大,在这医馆学徒辛苦吧?家里人也放心?”
来了,看似关心的盘问。
如意端着水过来,语气自然又带着点学徒的憨直:“辛苦是辛苦,但能学手艺啊。我爹娘都没了,逃难过来的,幸亏李叔心善收留我,有口饭吃,有地方住,比在外面强多了。”
她立刻得将自己的来历再次强调一遍,这如果真是来审查她的,那她得符合之前备案的说法。
男子点点头,接过水杯时,两人手指触碰到了一起。
如意感觉到他指腹有老茧,位置像是经常握笔或者…握枪?
她心里更加确定了几分。
这时,里间传来李大夫送客的声音。如意立刻道:“我叔应该快好了,我去看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