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军全力巩固岛屿控制权、清剿残敌之际,日军为做最后挣扎,企图动用其侦察卫星对我登陆部队和海上编队进行详查,并为可能的远程打击提供目标指示。中国太空力量果断出击,使用反卫星武器,在太空轨道上上演了一场无声的猎杀,彻底剥夺了敌方的战略侦察能力。
一、胜利下的暗影
岛屿上的战斗已接近尾声,零星的枪声预示着清剿行动即将完成。在“海南”舰的编队指挥中心内,虽然登陆作战进展顺利,但赵东来大校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他收到了一条来自更高层级——战区太空作战值班中心的紧急通报:
“预警:监测到敌方一颗‘光学4号’侦察卫星和一颗‘雷达2号’侦察卫星,已变轨机动,预计将在15分钟及25分钟后分别过顶我任务区域上空。研判其意图为对登陆场、我海上编队进行详查,并可能为后续反击提供目标数据。”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让这两颗“天眼”完成侦察,即便日军暂时无力组织大规模反击,其获取的精确部署信息也将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甚至可能引导其远程导弹进行骚扰性打击。
二、无形的轨道杀机
战区太空作战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地球轨道上成千上万个目标的运行轨迹,那两颗正在变轨的日军卫星被特别标注为高亮红色,其预定过顶路径清晰可见。
中心指挥官面色冷峻:“绝不能让敌人的眼睛看清我们的部署。请示上级,批准启动‘扫尘’预案,对敌侦察卫星实施硬摧毁。”
请示迅速得到批准:“同意执行。确保清除效果,避免产生过多空间碎片。”
命令下达至某内陆基地。一座外形低矮的矩形建筑顶部缓缓打开,一辆搭载着“动能-1”型反卫星导弹(假设名称)的发射车缓缓竖起。
“目标数据装订完毕!”
“发射前检查正常!”
“发射!”
没有浓烟滚滚,只有一声低沉的轰鸣,导弹拖着淡淡的尾迹,如利剑般直刺苍穹,迅速消失在大气层中。它采用的是“动能撞击”方式,即通过精确制导,用自己的弹头直接撞击目标卫星,将其彻底摧毁,以避免产生大范围的爆炸碎片云。
三、同步的精准猎杀
几乎在同一时间,为应对可能存在的多星侦察,另一处基地也发射了一枚拦截弹,目标锁定了另一颗日军雷达卫星。
太空中,一场无声的死亡追逐上演。我反卫星拦截器进入预定轨道后,依靠自身的小型发动机进行微调,高速逼近目标。
日军太空监控中心首先发现了异常。“警告!我‘光学4号’卫星遭到不明物体高速接近!轨道参数异常!”
“是反卫星拦截器!快,尝试机动规避!”
但为时已晚。我拦截器上的精密导引头已经死死锁定了目标。
“砰!”
一声沉闷的、只在太空中才能“听”到的撞击(通过传感器数据感知)。“光学4号”卫星瞬间化作一团高速飞散的金属碎片,其功能永久消失。
几分钟后,同样的命运降临在“雷达2号”卫星上。
四、制天权的掌握
日军太空监控中心的屏幕代表两颗卫星的信号彻底消失,只剩下轨道碎片预警数据在不停闪烁。中心内一片死寂。他们失去了在冲突区域最重要的实时侦察手段。
战区太空作战中心则收到了成功的确认信息:“报告,‘扫尘’行动完成,预定目标已清除。轨道碎片分布情况已监测,对我在轨资产威胁可控。”
消息传到“海南”舰指挥中心,赵东来大校松了一口气:“干得漂亮!通知各部队,敌方‘天眼’已瞎,按计划加速完成岛屿控制与防御部署。”
五、深远的威慑
这场短暂的太空攻防,虽然不为普通士兵所见,但其战略意义极其重大:
剥夺情报: 彻底消除了日军通过卫星窥探我兵力部署的能力。
震慑潜在对手: 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反卫星能力,警告任何企图利用太空资产介入冲突的势力。
掌握制信息权: 为战役的最终胜利和后续谈判,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安全保障。
章节结尾:
广袤的太空依旧寂静,但轨道上新增的两团碎片云,无声地诉说着刚才发生的激烈较量。在地面上,登陆部队终于可以放心地展开部署,不再担心来自数百公里高空的窥视。中国的旗帜,不仅在岛屿上空飘扬,也在至关重要的近地轨道上,树立了不容挑战的权威。
喜欢怒海争锋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怒海争锋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