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霞界的事务稍作安排,婉拒了巡天鉴主派遣护卫的好意,宁采臣便带着聂小倩、太初与星骸,踏上了新的旅程。这一次,他们不再乘坐巡天星舟,而是由宁采臣亲自驾驭一道混沌神光,包裹众人,直接遁入无垠星海。以他如今混沌道祖的修为,横渡虚空已如闲庭信步,速度与稳定性远超任何仙家法宝。
他们离开了熟悉的星域,向着玄璜长老提供的星图边缘,那片被标记为“未明区域”的深邃虚空进发。据传,那里星辰分布稀疏,法则隐晦,存在着许多未被现有势力完全探索的古老界域,甚至是上个纪元大战后遗留的“遗忘之地”。
混沌神光在死寂与绚烂并存的星海中穿梭,不知岁月。沿途,他们见到了许多奇景:有双星环绕、彼此抛洒星尘构成的瑰丽星云;有巨大的、如同沉睡巨兽般的古老星辰残骸;也曾远远感应到一些生命波动强烈的世界,但宁采臣并未停留,他的目标,是那些真正尘封着岁月秘密的角落。
这一日,前方虚空中出现了一片异常的区域。那里的星辰光芒黯淡,仿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空间结构也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凝固感,像是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封冻了无尽岁月。星图对此地的标注极其简略,只有两个字——“尘墟”。
“父亲,这里的‘线’……好多都睡着了,上面盖着厚厚的‘灰尘’。”太初感知着外界,轻声说道。她能感觉到这片星域弥漫着一种深沉的寂寥,许多法则线条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宁采臣点头,驾驭混沌神光,如同利刃般划开那层无形的“尘埃”屏障,悄然进入了“尘墟”星域。
一进入其中,众人便感到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这里的天地灵气近乎枯竭,法则惰性极强,仿佛时间在此地流逝得格外缓慢。放眼望去,破碎的星辰、断裂的山脉、干涸的星河……种种残破景象比比皆是,但都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完整”状态,似乎灾难是在一瞬间降临,并将一切定格。
他们在一颗体积巨大、但地表布满纵横沟壑、毫无生命迹象的星辰上降落。脚下的岩石坚硬冰冷,神识扫过,只能感受到一片虚无。
“此地……像是被某种大神通,瞬间抽干了所有生机与灵韵,连时间都被一定程度扭曲了。”聂小倩蹙眉道,她身为幽月境主,对生机与寂灭的感知尤为敏锐。
星骸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感受着其中残留的微弱死寂气息,沉声道:“非是自然演变,也非归墟侵蚀,倒像是……某种掠夺,或者……封印?”
正当众人探查之际,太初忽然指向远处一片看似平平无奇的环形山:“父亲,那里……有点不一样。‘灰尘’下面,好像藏着什么东西在发光,很微弱,但是……很特别。”
宁采臣顺着她所指方向望去,混沌道源微微感应,果然察觉到那片环形山的地下深处,隐藏着一丝极其隐晦、却与周围死寂环境格格不入的能量波动,那波动带着一种古老而坚韧的韵味。
他袖袍一挥,无形的混沌之力如同温和的水流,将覆盖在那片区域上方的厚厚岩层与尘埃层层剥离。渐渐地,一座被掩埋了不知多少万年的古老遗迹,显露在众人面前!
那并非宫殿庙宇,而是一座由某种暗银色金属与不明玉石构筑的、造型奇特的梯形高台。高台表面铭刻着并非当前纪元流通的任何符文,那些纹路更加抽象,蕴含着一种对星辰运转、能量汲取的独特理解。高台中央,镶嵌着一块磨盘大小、布满裂纹、却依旧散发着微弱蓝光的晶体,那奇异的能量波动正是源自于此。
“这绝非本纪元之物!”聂小倩断言,“其构筑理念与符文体系,闻所未闻。”
就在众人仔细打量这座遗迹时,异变突生!
远处虚空,一道梭形的青色流光以极快的速度破空而来,其飞行轨迹灵巧地规避着星域内凝固的空间褶皱,显然对此地环境颇为熟悉。流光在宁采臣等人不远处停下,现出形貌,竟是一艘造型古朴、船身布满各种探测法器与防御阵纹的青色飞舟。
飞舟舱门打开,数道身影跃出。为首者是一名身着靛蓝色道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清癯的老者,他手持一个不断闪烁着灵光的罗盘状法器。其身后跟着几名男女,衣着各异,但气息都颇为不俗,至少是真仙修为,他们身上都带着一种学者般的专注与探究气息,目光灼灼地盯着那座刚刚出土的遗迹,尤其是高台中央那块蓝色晶体。
“妙哉!妙哉!果然是‘启明晶核’!古籍记载无误,这‘尘墟’深处,当真埋藏着‘星灵纪元’的观测前哨!”那清癯老者激动得胡须微颤,他先是狂热地看了看遗迹,然后才仿佛刚注意到宁采臣几人,目光在宁采臣身上扫过,感受到那股深不可测的气息时,瞳孔微缩,立刻收敛了几分激动,拱手道:
“老夫‘墨渊’,乃‘万界古遗探寻会’三星探察使。不知几位道友如何称呼?也是为此处‘星灵遗迹’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