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殿内,檀香缭绕,却压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李治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的文武百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扶手 —— 这是他第三次在朝堂上提出立武媚娘为皇后,前两次都因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的激烈反对而搁置,如今他已暗中拉拢了不少势力,心中虽有底气,却仍免不了有些紧张。
阶下的大臣们早已分成了两派。左侧站着的是支持立武媚娘为后的官员,大多是些年轻官员和与皇室交好的世家子弟,他们或低头沉思,或眼神坚定,显然已做好了为李治发声的准备;右侧则是反对的阵营,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老臣们,个个面色凝重,眼神中满是警惕,他们紧紧盯着李治,仿佛只要他一开口,就会立刻上前反驳。
“众卿家,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事要与你们商议。” 李治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武媚娘自入感业寺修行,至今已有一年,早已断却前缘,一心向佛。朕念其贤良淑德,温柔体贴,欲立她为皇后,不知众卿家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右侧的褚遂良便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武媚娘曾是先帝的才人,侍奉过先帝,若陛下立她为后,岂不是乱了人伦纲常?此事若传出去,定会被天下人耻笑,有损我大唐的颜面啊!”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褚大人所言极是。先帝尸骨未寒,陛下便要立先帝的才人为后,这不仅违背祖制,更是对先帝的不敬。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另选贤良女子为后,以安天下人心!”
随着两人开口,右侧的官员们纷纷附和,一时间,反对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太极殿。“陛下,不可啊!”“立武媚娘为后,实乃不妥!”“请陛下三思!”
李治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他早已料到会有反对的声音,却没想到会如此激烈。他看向左侧的官员,眼中带着一丝期待。
这时,一名年轻官员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褚大人和长孙大人所言有误。武媚娘虽曾是先帝才人,却已在感业寺修行一年,早已与先帝断绝关系。况且,我大唐向来以仁孝治国,陛下立武媚娘为后,是陛下的私事,与先帝无关,更谈不上对先帝不敬。”
“没错!” 另一名官员也跟着说道,“陛下乃大唐天子,有权选择自己的皇后。武媚娘贤良淑德,深得陛下宠爱,立她为后,并无不妥。那些说有损大唐颜面的人,不过是小题大做,故意刁难陛下罢了!”
支持的官员们纷纷开口,与反对的官员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太极殿内,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有些烦躁 —— 他原本以为暗中拉拢了不少势力,今日能顺利达成目的,却没想到反对的声音依旧如此强烈。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太监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说道:“陛下,高阳公主派人送来一份密函,说是有关武媚娘娘娘的重要证据,恳请陛下过目。”
李治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呈上来!”
太监将密函递到李治手中。李治打开密函,快速浏览起来,脸上的神色渐渐由凝重转为惊喜。他抬起头,看向阶下的官员们,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众卿家,你们都以为武媚娘曾侍奉过先帝,可事实并非如此!这份密函中,有当年伺候先帝的宫女和太监的证词,还有太医的诊断记录,都能证明先帝晚年身体虚弱,根本无力宠幸后宫嫔妃,武媚娘虽为先帝才人,却从未真正侍奉过先帝!”
他说着,将密函递给身边的太监,说道:“把这份密函给众卿家传看,让他们看看,你们所谓的‘违背祖制’‘对先帝不敬’,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李治心中明白武媚娘的第一次是给他了的,只是他不能说而已。
太监拿着密函,依次递给阶下的官员们。官员们纷纷传阅,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看着密函中的内容,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 他们没想到,高阳公主竟然会出面为武媚娘提供证据,而且证据如此确凿。
高阳坐在偏殿的屏风后,听着殿内的动静,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她早已料到褚遂良和长孙无忌会拿武媚娘曾是先帝才人这件事做文章,所以提前暗中拉拢了一些当年伺候先帝的宫女和太监,还找到了太医,让他们提供证词和诊断记录,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给反对的官员们致命一击。她知道,只有帮助武媚娘登上皇后之位,她才能借助武媚娘的势力,实现自己的复仇计划。
殿内,支持的官员们看到证据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陛下,证据确凿,武媚娘从未侍奉过先帝,立她为后,并无不妥!”“那些反对的人,不过是故意找借口,想要阻止陛下立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后!”“请陛下即刻下旨,立武媚娘为后,以正视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