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人的炮管与枪械确属精良,其铸造之技堪称鬼斧神工。
然其火药之配比粗劣,杂质颇多,实难匹配这般坚利铳炮,犹如骏马配了破鞍,徒损其威,诚为可惜——此乃工部尚书孙元化在仔细勘验了英夷火器后,捻须沉吟良久,最终得出的论断。
这位素来重视西学、深谙火器之道的孙部堂,绝非空发议论之辈。
他旋即召集麾下精于格物的匠作官吏、巧手大匠,并延请了数位来自澳门、略通欧罗巴技法的炮师,于南京城外龙江船厂附近辟出一处戒备森严的新工坊,专司此项攻坚。
“夷人所长,在于器物质坚貌精;吾华夏所优,在于火药配伍之精微、运用之巧妙。”
孙元化对汇聚一堂的众人言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合璧,正其时也!吾等不仅要研制出更烈、更稳、更能催发此等精良火器全部威能的顶级火药,更要据此造出与之完美契合的新式炮弹与铳子!”
在他的构思下,更宏大的蓝图随之展开:基于对英格兰长管炮与西班牙轻型炮的深入研究,融合大明自身的军工经验,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升级计划应运而生——“弗朗机2.0”、“破虏炮2.0”、“虎蹲炮2.0”!
这些新锐火器不仅追求射程更远、炮管寿命更长,更在弹道上求稳,在弹种上求新。
尤其是子母弹的设计,力求更加精巧致命,兼顾杀伤与破障。同时,孙元化格外强调:“须在保证甚至提升威力的前提下,竭力减轻整体重量,使之更利野战机动!”
消息奏报至御前,朱由检闻之大喜,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技术突破。
他当即挥朱批,对孙元化表示全力支持:“元化放手为之!此乃强军要务,毋须顾虑银钱、人手!”
他特意从内帑划拨了一笔数额可观的特殊经费,谕令孙元化不必等待火药配方完全定型,即可先行选址筹建数座专业化的炮弹工坊与弹药工坊,一旦实验完成,新配方确认,立刻就能转入规模化生产,以期最快形成战力。
至于各类“2.0”大炮的制造,则相对简便。南京原有的军器局、兵仗局工匠基础雄厚,生产线稍加改进,调整模具与工艺流程,便能承接制造任务,无需另起炉灶,可省却大量时间。
在英国匠师主持的造船厂投入运营的数年间,虽因工艺复杂、用料考究,建造一艘标准四级战舰需耗时近八载,然于一、二级战舰的营造,速度却颇为可观。
数年来,船台之上龙骨相继铺设,巨舰轮廓渐次成型,已陆续有近十艘一二级巨舰下水。虽其排水量与吨位大致与大明福船相当,然其侧舷密布的炮位数量与整体设计之专为海战,却远非福船所能及。
眼见此景,朱由检不再静待四级战舰那漫长的周期。他深知时间紧迫,技术移植刻不容缓。遂果断下旨,将最先竣工、性能最为稳定的五艘二级战舰,悉数拨付予浙江巡抚路振飞。
“此五舰交付于卿,”旨意中明确谕示,“着即招募浙闽巧匠,汇集船工良吏,详加拆解测量,务必深究其龙骨结构、肋材布置、帆索设计及炮位布局之奥妙。朕要的不是一两艘仿品,而是要尔等尽速吃透其中关窍,建立仿制之范,使我国人能自造此等利舰!”
与此同时,另外五艘同级战舰也被调拨至闽粤总督洪承畴麾下。皇帝给予的指令同样清晰而急迫:“着洪承畴遴选粤地、闽县精通造船之匠户,与路振飞处同步仿制。
两地需互通有无,比较优劣,竞相攻坚。务求最短时日,掌其核心技法,开我大明自建西式巨舰之先河!”
旨意一下,浙江与闽粤两地立时闻风而动。
路振飞与洪承畴皆知此事关系海防长远,丝毫不敢怠慢,纷纷张贴榜文,重金征募民间巧匠,调集官办船厂菁英,围绕着那五艘犹如庞然巨兽般的二级战舰,开始了日夜不辍的测绘、研究与仿制工作。帝国的海疆,期待着一场源自技术追赶的深刻变革。
新马政推行的这几年,已初现可喜气象。杨廷凯与李牧二人确是实心任事之才,未负朱由检破格擢拔之恩。
无论是矫健善驰的战马、体态匀称的骑乘马,抑或是筋骨强健、力大耐劳的挽马,其育种与驯养皆依循章法,进展颇为顺遂。眼见一批批驹马于新辟的草场上茁壮成长,毛色光亮,嘶鸣声健,实为近年来军政中难得的亮点。
然其成效愈显,瓶颈亦随之而来。这一日,杨廷凯与李牧联名上奏,言语恳切之余,亦透露出几分焦急:现今之困,非人谋不臧,实在地狭场蹙。现有之马场,纵使精心调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亦难以容纳更多马匹。
更遑论进一步扩大优良种马的繁育规模。奏疏之中,二人详陈现有马场已近饱和,恳请陛下能再于北直隶境内,择那水草丰美、地势合宜之处,酌情增划数处场地,以解燃眉之急,俾使马政大业得以舒展拳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