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咸阳宫中的日子在书声、剑影与马嘶中悄然滑过。
嬴政的祖父,新任秦王嬴柱,身体似乎一直不算硬朗,但偶尔精神稍好时,也会召嬴政前去考较功课。
嬴政天资聪颖,加之学习刻苦,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律法策论,皆能对答如流,时有精辟见解,常令嬴柱面露欣慰,不吝夸赞。
然而,每一次嬴政得到祖父的夸奖,侍立一旁的华阳夫人脸上那雍容华贵的笑容,便会淡上几分,眼神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她总会适时地将话题引向自己一手带大的成蟜,用那种带着宠溺和炫耀的语气,说着“蟜儿近日又学会了新字”、“蟜儿舞剑颇有章法”云云,言语间虽未直接贬低嬴政,但那刻意营造的对比和隐隐的排挤之意,却如细针般扎人。
嬴政面上依旧沉静,礼仪周全,不露半分不满。
但回到自己的宫苑,或是练剑习武之时,那压抑的怒火与憋屈便会骤然爆发。
燕丹不止一次看到他对着木人桩或箭靶发起近乎疯狂的攻击,剑势凌厉得吓人,仿佛要将所有无形的桎梏和冷眼都斩碎一般。
燕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政哥心性坚韧,但长期这般将负面情绪硬憋在心里,靠暴力发泄,绝非长久之计。
除了自己这个“挂件”,政哥在咸阳宫中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交心、可以平等相处的同龄人。
他太孤独了,像一头被困在华丽牢笼中的幼狮,只能对着假想敌龇牙低吼。
不行!得给政哥找点别的宣泄渠道,或者……找几个靠谱的小伙伴!
这个念头一起,燕丹脑中立刻闪过了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蒙恬!蒙毅!
蒙家世代为秦将,忠心耿耿,是将门虎子,未来更是始皇的左膀右臂!现在这个时间点,蒙恬和蒙毅应该都还是半大少年,正是最容易结交、培养感情的时候!
机会很快来了。
这日下午,又是令人头疼的骑射课。
经过无数次摔打,燕丹的骑术总算勉强达到了“能骑着慢跑不摔下来”的水平,射箭则依旧惨不忍睹,十箭能有一箭上靶就算超常发挥。
反观嬴政,已然能策马小跑中稳定开弓,虽离百步穿杨尚远,但准头已相当可观,引得骑射师傅频频颔首。
课程临近尾声,燕丹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他故意勒住马,对着那位面色冷硬的骑射师傅嚷道:“先生!整日这般自己练来练去,好生无趣!学了这么久,是不是该来场考较,检验一下成果了?”
骑射师傅闻言,眉头一皱,目光扫过燕丹那歪歪扭扭的骑姿,冷哼道:“考较?你想如何考较?与公子政比试一番?”语气中的嘲讽意味毫不掩饰。
燕丹脸皮厚如城墙,毫不在意,反而笑嘻嘻地摆手:“哎呀,师傅您这不是寒碜我嘛!我这点三脚猫功夫,哪敢跟阿政比?比了也是自取其辱,没意思,没意思!”
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我的意思是,光我们俩练,眼界太小了!听说咱们秦军锐士骑射无双,宫中禁卫更是佼佼者。师傅您曾是蒙武将军麾下悍将,想必军中好手认识不少?何不找两个年纪相仿、身手利落的少年郎来,与阿政切磋一番?也好让阿政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秦军风采,免得成了井底之蛙嘛!”
他这一顶高帽戴过去,又巧妙地把“比试”说成“切磋见识”,更抬出了蒙武的名头。
骑射师傅本是行伍出身,性格直率,一听“秦军风采”、“蒙武将军”,果然被搔到痒处。
再一想,公子政整日闭门苦练,确实缺乏与同龄人竞技的经验,找两个将门小子来陪练,似乎确有益处?
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太子此言……倒有几分道理。既如此,某便去蒙家军营走一遭,看看蒙武将军家的两个小子今日有无空闲。”
燕丹心中狂喜:搞定!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骑射师傅便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两个年纪与嬴政相仿、身着劲装、肤色黝黑、眼神明亮的少年。
年长些的那个约莫十岁出头,身形已见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和沉稳,行动间虎虎生风,正是蒙恬。
稍小些的那个约莫**岁,眼神灵动,好奇地打量着校场,带着少年人的跳脱,则是蒙毅。
“蒙恬(蒙毅),参见公子政!燕太子!”两人上前,抱拳行礼,声音洪亮,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军人世家特有的爽朗气息。
嬴政原本因华阳夫人之事而略显阴郁的眼神,在看到这两人时,不由得亮了一下。
他微微颔首,算是回礼,目光在蒙恬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骑射师傅简单说明了来意,并非正式比试,只是切磋交流。
蒙恬和蒙毅显然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闻言非但不怯,反而跃跃欲试。
很快,校场上便热闹起来。
先是比试静止靶射箭。
蒙恬功底扎实,力道十足,箭箭中靶,赢得一片喝彩。嬴政则胜在稳定性和准度,虽力道稍逊,但命中红心的次数更多,与蒙恬可谓旗鼓相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