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金殿风波,初掌兵符
皇宫,宣政殿。
往日庄严肃穆的大殿,此刻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压抑。鎏金柱础仿佛都沾染了愁云,连宫灯的光晕似乎都黯淡了几分。
陆鸣跟随太子步入大殿,立刻感受到了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好奇、审视、忌惮、敌意……种种情绪交织,如同无形的蛛网,要将人缠绕。
龙椅之上,老皇帝龙擎天端坐着,但原本矍铄的精神已被深深的疲惫取代,眼窝深陷,脸色蜡黄,不时发出几声压抑的轻咳。他身上的龙袍似乎都宽大了一些。陆鸣心中微沉,看来皇帝的身体状况,比太子描述的还要糟糕。
“臣,陆鸣,奉旨回京,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陆鸣依足礼数,躬身行礼。以他如今的军功和侯爵身份,可见君不跪。
“爱卿……平身。”老皇帝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沙哑和虚弱,他努力挺直了些脊背,目光落在陆鸣身上,带着一丝复杂,“北域一战,爱卿辛苦了。光复黑风,扬我国威,壮哉!”
“此乃臣分内之事,赖陛下洪福,将士用命,不敢居功。”陆鸣应对得体。
“哼,分内之事?”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在一旁响起,“陆侯爷在北域自然是威风八面,只是不知,这带着数千铁骑擅闯王城,也是分内之事吗?”
说话的是站在文官队列前列的一位紫袍老者,须发皆白,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正是当朝太师,庞吉。他是二皇子龙渊的外祖父,也是朝中保守派和皇子党的领袖人物。
陆鸣还没开口,太子龙辰已皱眉道:“太师何出此言?陆卿是奉了父皇十二道金牌急诏回援,何来擅闯之说?莫非太师觉得,父皇的金牌令箭,调不动一个边将?”
庞吉微微躬身,语气却毫不退让:“老臣不敢质疑陛下。只是祖宗规制,边军无诏不得入京畿百里。陆侯爷带回的虽是我帝国勇士,但人数众多,兵甲凶厉,骤然入城,恐惊扰民心,亦不符体制。老臣以为,当先由兵部核实人数、装备,登记造册,再行安置,方为稳妥。”
“稳妥?”陆鸣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沙场特有的铁血气息,“太师可知,此刻西线敌军先锋已抵王城百里之外?可知太子殿下为何带伤临朝?军情如火,寇深祸急!若等兵部诸位大人慢条斯理地核实、登记完毕,恐怕敌军早已在城外架起云梯了!届时,是您的体制重要,还是王城百万生灵、帝国社稷重要?!”
他目光如电,扫过庞吉以及他身后一众面露不满的官员,最后回到龙椅上的皇帝身上:“陛下!臣带回的五千星辉铁骑,皆是百战余生、对帝国忠心耿耿之士!他们每一人,手上都沾满了魔族的鲜血!此刻王城危殆,正需此等虎贲锐士登城血战!若因循守旧,自缚手脚,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请陛下明鉴!”
“你……陆鸣!你这是在指责老夫误国吗?!”庞吉气得胡子发抖。
“太师若对号入座,臣也无话可说。”陆鸣毫不客气地顶了回去。跟这帮老官僚扯皮,他没那个耐心。
“够了!”老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脸色涨红。旁边侍立的太监连忙上前替他抚背。
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咳了好一阵,老皇帝才缓过气,疲惫地挥了挥手:“庞太师,陆爱卿言之有理。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陆爱卿及其麾下将士的忠心,朕信得过。”
他看向陆鸣,眼神中带着期许:“陆鸣,朕知你一路辛苦,但王城局势,想必太子也已告知于你。西线之敌,来势诡异,守军连战连败,士气低落。朕……如今能倚仗的,也只有你了。”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官员脸色变幻。皇帝这话,几乎是将帝国的安危系于陆鸣一人之身了!
“臣,必竭尽全力,万死不辞!”陆鸣沉声应道。
“好!”老皇帝深吸一口气,似乎下了某种决心,“传朕旨意!加封陆鸣为‘平西大将军’,总览王城内外一切军务,京畿卫戍、各部兵马,皆受其节制!赐天子剑,准其先斩后奏之权!”
哗——
圣旨一下,满殿哗然!
平西大将军!总览王城军务!天子剑!先斩后奏!
这权力,简直大得没边了!几乎等同于战时的帝国最高军事统帅!
“陛下!三思啊!”庞太师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演技派),“陆侯爷虽有大功,但毕竟年轻,资历尚浅!骤然授予如此重权,恐难以服众,亦非国家之福啊!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三思!”顿时,呼啦啦跪倒了一大片官员,多是庞吉一党或其附庸。
太子龙辰眉头紧锁,正要开口,陆鸣却抢先一步。
他并未下跪,只是微微躬身,朗声道:“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然,太师所言,也并非全无道理。”
嗯?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庞吉,都诧异地看向陆鸣。这小子转性了?居然会自己退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