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胡骑叩关
马邑城北的草原,入夏后本该长满齐膝的青草,却因连年战乱和匈奴劫掠,只剩斑驳的枯黄。风卷着沙砾掠过城垛,带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马粪与血腥气 —— 这是匈奴游骑留下的味道,像一条无形的毒蛇,缠在马邑城头每个人的心头。
张杨站在北门箭楼,手按在冰凉的城砖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望着远处草原上那几个小黑点,眉头紧锁 —— 已是连续第七天了,这些匈奴游骑像甩不掉的苍蝇,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在三十里外的土坡上,二三十骑一队,或盘旋或驻足,望远镜里能看到他们头上的雉羽和腰间的弯刀,那是左贤王去卑麾下骑兵的标志。
“将军,斥候回报,今早的游骑比昨日多了十骑,还带了两匹备用马。” 副将周仓快步走来,声音压得极低,他脸上的刀疤在阳光下更显狰狞,“看这架势,怕是要动真格的了。”
张杨点点头,将望远镜递给周仓 —— 这是张恒特意给他的 “千里镜”,镜筒用精铁打造,能看清十里外的人影。“通知下去,城头加派五十人,弩手每垛位站两个,箭囊填满;城下的长枪阵再往前挪十步,盾手把皮盾竖起来,别给匈奴人冲阵的机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城下操练的士兵 —— 新招募的五百乡勇里,有不少是十六七岁的少年,握着长枪的手还在微微发抖,而旁边的并州营老卒则沉稳许多,他们正帮着乡勇调整握枪姿势,嘴里念叨着 “枪尖要稳,扎的时候别慌”。张杨心里叹了口气,这些孩子本该在田里种地,却要拿起武器守城,可若守不住马邑,他们的家只会变成草原上的枯骨。
日头升到半空时,远处的草原突然起了一阵烟尘。不是往常游骑的零星灰雾,而是成片的黄尘,像一条黄龙,朝着马邑城蜿蜒而来。城头上的士兵顿时紧张起来,有人忍不住喊道:“来了!好多骑兵!”
张杨快步走到城头前沿,举起望远镜 —— 尘雾里,密密麻麻的骑兵正疾驰而来,黑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旗帜上画着一头张牙舞爪的黑狼,那是匈奴左贤王去卑的狼旗!粗略一数,足有五百骑,马背上的骑士都穿着黑色皮甲,手里握着长弓,腰间别着弯刀,马蹄踏在草原上,发出沉闷的 “轰隆” 声,像远处的惊雷。
“都给我稳住!” 张杨高声喝道,声音透过风传到每个士兵耳中,“匈奴人就这点伎俩,想靠冲阵吓唬咱们!弩手准备,听我命令再放箭!”
五百匈奴骑兵转眼就到了一箭之地外。为首的是个身材魁梧的匈奴千夫长,他骑着一匹黑马,头上插着白色的雉羽,举起弯刀大喝一声,身后的骑兵立刻分成三队,绕着城墙开始奔跑。“咻咻咻” 的箭雨声随即响起,黑色的箭矢像雨点般朝着城头射来。
城头上的士兵连忙躲到垛口后,有几个反应慢的乡勇被箭擦到胳膊,鲜血立刻渗了出来,疼得他们龇牙咧嘴,却没人敢后退 —— 旁边的并州营老卒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递过一块布条:“忍着点,这点伤不算啥,等会儿让你看看咱们强弩的厉害!”
匈奴骑兵绕着城墙跑了三圈,见城头守军只是躲避,没有反击,渐渐大胆起来。那千夫长勒住马,对着城头大喊:“汉人小儿!快打开城门投降,左贤王殿下饶你们不死!不然城破之后,男的杀尽,女的掳走,让你们马邑变成废墟!”
城头上的士兵顿时怒了,有人举着弩箭就要射,却被张杨按住:“别急!他们的马跑得快,远距离弩箭打不准,等他们再靠近些,进入三十步范围,才能发挥咱们强弩的威力!”
果然,那千夫长见守军不敢反击,以为他们怕了,挥手示意骑兵靠近。匈奴骑兵立刻加快速度,朝着城墙冲来,有的甚至从马背上掏出套索,想钩住城垛,爬上城来。
“就是现在!放箭!” 张杨猛地挥下手臂。
城头上的百余名弩手同时扣动扳机!“咻咻咻” 的破空声比刚才匈奴人的箭雨更密集、更尖锐,黑色的弩箭像一群毒蜂,朝着靠近的匈奴骑兵射去。这些弩箭是黑山军的制式装备,箭杆用坚硬的桑木打造,箭头是精铁铸就的三棱形,穿透力极强 —— 匈奴骑兵的皮甲在它面前像纸一样脆弱。
“噗!” 一支弩箭直接穿透了一个匈奴骑士的皮甲,从他的胸口射入,后背穿出,带着鲜血钉在地上。那骑士哼都没哼一声,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战马受惊,嘶鸣着乱跑,撞翻了旁边的两匹战马。
“啊!我的腿!” 另一个匈奴骑士被弩箭射中膝盖,惨叫着从马背上滚下来,手里的弯刀掉在地上,鲜血顺着裤腿流了一地,很快就被马蹄踩成了肉泥。
短短一轮齐射,就有三十多骑匈奴兵倒地。那千夫长脸色大变,他之前听说过黑山军的武器厉害,却没想到厉害到这种地步 —— 他们的弓箭射在城墙上只能留下个白印,而对方的弩箭却能轻易穿透皮甲!他连忙举起弯刀,大喊:“撤退!快撤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