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响起时,大番薯正坐在会议桌中间,手里捏着一支笔。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面还留着陈小姐发来的消息:“下午两点,办公室见。”
他来得早了十分钟。
会议室的灯亮着,长桌两侧已经坐了几个人。公司元老在靠窗的位置,背挺得很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几个中年员工围在他附近,低声说话,看见大番薯进来,声音轻了下去。
大番薯没在意,拉开椅子坐下,把笔记本翻开。昨夜他睡得晚,一直在想那句话——“一件没人做过的事”。现在轮到他站出来讲这件事了。
人到齐后,主持会议的部门主管点了头。
“今天议程只有一个,”他说,“关于‘核心岗位接班计划’的新方向,请大番薯同志做说明。”
大番薯站起身,清了清嗓子。
“我们现在的接班方式,是看谁资历深、职位高,然后定人选。”他开口,“但我想试试另一种办法——找那些愿意学、肯负责的人,从基层开始培养。”
话音刚落,对面就有人笑了。
“你是说让新人直接进核心组?”一个戴眼镜的男员工挑眉,“那我们这些干了十几年的,算什么?”
“我不是要换掉谁。”大番薯看着他,“只是想多给点机会,看看有没有潜力股。”
“潜力股?”另一个女员工冷笑,“你以为这是炒股?光看‘潜力’就能管项目?”
桌上气氛一下子紧了起来。
公司元老一直没说话,这时才缓缓开口:“我在这个公司三十一年。最早的时候,一台电脑要三个人用,加班到凌晨也没怨言。为什么?因为大家知道,只要踏实做事,总会被看到。”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大番薯脸上。
“可你现在说,不看资历,只看‘愿不愿意扛事’。那我问你,一个刚来两年的年轻人,连流程都没跑熟,怎么扛?”
大番薯没回避他的视线。
“您说得对,经验很重要。”他说,“可我也见过一些同事,能力很强,但一直没机会上手。因为他们不是‘老人’,没人敢交任务给他们。”
“那是他们自己没本事争取!”有人打断。
“可如果整个系统都不让他们争取呢?”大番薯反问,“比如开会没人叫他们参加,方案讨论直接跳过名字,连邮件都抄送不到——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表现?”
屋里安静了一瞬。
大番薯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推到桌中央。
“这是我私下做的匿名问卷,收了八十七份回复。其中六十三人说,觉得自己有能力承担更多,但从未被考虑进入重点项目。”
他指着数据,“七成以上的人认为,晋升通道被‘关系’和‘年限’堵住了。”
有人皱眉,有人低头喝茶,没人再大声反驳。
“我知道改革会让人不安。”大番薯声音低了些,“但我爸以前卖豆腐,每天天没亮就推车出门。他说过一句话:‘路不是走出来的,是被人踩宽的。’”
他停了一下,看向公司元老。
“现在这条路太窄了,只容得下几个人走。我想试着拓宽它,哪怕一点点。如果失败了,责任我一个人担。但如果成了,以后每个愿意拼的人,都能有位置。”
说完,他坐了回去。
会议室没人说话。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白板上的“传承”两个字上。
过了好一会儿,公司元老才开口:“年轻人,你的想法……太急。”
大番薯点头。
“但我看得出,你是真心为这个公司想。”老人慢慢说,“我不支持,也不反对。你先做,我看着。”
算是松了口。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大番薯收拾东西时,听见外面走廊传来议论声。
他走出门,顺着声音去了茶水间。
里面站着五六个员工,正端着杯子聊天。
“听说了吗?以后升职不看年头了,看谁哭得惨。”
“人家有后台啊,陈小姐亲自点的将。”
“咱们拼死拼活几十年,还不如人家一句话?”
大番薯站在门口,听了几秒,然后走了进去。
“你们说得对。”他拿起咖啡壶倒了一杯,语气平常,“我确实没你们资格老。”
几人一愣,转头看他。
“我进公司那天,连打印机都不会用,还是老李教我按哪个键。”大番薯笑了笑,“后来我搞砸过三次汇报材料,被骂得狗血淋头,也没人让我走。”
他喝了口咖啡。
“十年前外资打压我们市场,总部差点关门。那时候是谁顶上去的?是技术部三个刚毕业的小孩,连续熬了四天改方案,最后拿下了客户。他们资历最浅,工资最低,可关键时刻,是他们救了公司。”
屋里没人接话。
“我现在提这个计划,不是要踩谁上位。”他说,“是怕以后遇到大事,没人敢站出来。因为大家都觉得——反正轮不到我,何必拼命?”
他放下杯子,转身准备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