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一开,陈小姐转身带路,脚步刚踏上楼梯,老夫子就看见那个新来的财务顾问正站在书房门口。
那人穿着笔挺的西装,皮鞋擦得反光,手里拎着一个崭新的黑色公文包。他冲陈小姐点头微笑,普通话带着点南方口音:“陈小姐,久仰了,我是林仲衡,跨境财税顾问。”
老夫子没动,也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笔记本往桌上轻轻一放。他刚才还在核对系统日志,现在直接合上电脑,目光落在对方胸前的名片夹上——烫金字体,头衔一长串。
“正好,”陈小姐说,“我们刚讨论完初步方案,您来得及时。”
林仲衡走进来,把包放在桌上,啪地打开,抽出一台轻薄笔记本。他动作利落,PPT瞬间投影到墙上。图表闪出来,红色箭头指向一条陡降的税负曲线。
“我建议走离岸架构重组。”他语速快,“先把核心公司股权转到境外控股平台,再以返程投资形式落地经营主体。操作得当的话,三年内综合税负能压到百分之十二以下,节省四成以上。”
陈小姐看着屏幕,眉头微微抬起。
老夫子坐在原位,手指在桌边敲了一下。他没开口,心里已经调出金手指界面,输入几个关键词:离岸、返程投资、关联交易、税务稽查概率。
五秒后,后台弹出三组数据。
第一组是林仲衡说的方案。模拟结果显示,两年内触发重点稽查的概率为78%。一旦立案,补税加滞纳金总额超过两千万,比所谓“节省”还多出六百万。
第二组是分阶段合规重组。风险率5.3%,长期收益稳定,且完全符合现行政策。
第三组是混合模式,激进部分提前暴露,监管反应速度加快,失败率更高。
他看完,不动声色地关掉窗口。
“这个结构……以前有人用过吗?”陈小姐问。
“很多。”林仲衡笑,“尤其是这两年,高净值客户基本都这么走。合规合法,只是信息不对称,一般人不知道。”
“我知道。”老夫子终于开口,“2021年某上市公司就这么干的。结果被税务总局定性为‘滥用税收协定’,不仅追缴全部差额,还上了联合惩戒名单。银行授信直接砍半。”
林仲衡脸上的笑容顿了一下。
“那是特例。”他说,“他们规模大,关注度高。你们体量小,灵活度高,反而不容易被盯上。”
“越小越容易被当成试点。”老夫子摇头,“去年有个家族企业,也是境外持股返程投资,资产才八千万,就被地方局抽中做转让定价调查。拖了九个月,资金链断了,最后被迫贱卖。”
陈小姐看向他:“你有数据?”
老夫子打开电脑,重新接入系统,调出两份对比模型。左边是林仲衡的方案,右边是自己设计的稳健路径。他指着关键节点:“你看这里,他的结构需要频繁跨境分红,每次都要申报大额资金流出。外汇那边现在盯着这类交易,去年同类申报被问询率是67%。”
他又点开另一张图:“还有,他设的境外平台注册在BVI,但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籍,在境内常住。这种情况,按CRS标准,信息今年就会自动交换给国内税务机关。”
林仲衡脸色变了:“这些细节我们可以调整……”
“调整不了根本逻辑。”老夫子打断,“你想绕开监管,可监管早就预判了这种绕法。你现在省下的钱,都是未来要连本带利还回去的利息。”
房间里安静下来。
陈小姐低头翻看两份文件,手指停在一处条款上:“如果按你说的,分步走,会不会太慢?我妈希望尽快理清楚。”
“快不是目标。”老夫子说,“安全才是。你现在不急着改,是因为还没出事。等哪天账户突然被冻结,发票开不出来,那时候再改,代价就不是时间和精力了。”
她沉默了几秒,抬头问林仲衡:“您有没有考虑过CRS信息交换的风险?”
林仲衡笑了笑:“技术上可以规避,比如通过中间层再搭一层架构……”
“那就更复杂了。”老夫子接话,“每多一层壳,成本增加三十万起步,维护费每年十万。而且层级越多,越容易被认定为无实际经营的空壳公司。到时候一句话问过来——‘你这家公司的员工在哪上班?工资谁发?办公室租在哪?’答不上来,就是穿透。”
林仲衡没再说话,手指在键盘上停住。
陈小姐合上文件夹,语气平静:“谢谢您今天过来,建议我们也收到了。不过这件事关系太大,我们还想再斟酌一下。”
林仲衡勉强点头,收起设备,临走前看了老夫子一眼:“您这思路很保守啊。”
“我不是保守。”老夫子说,“我只是不想让朋友踩坑。”
门关上后,陈小姐坐回椅子,长长呼出一口气。
“刚才那会儿,我还真有点动心。”她说,“他说得头头是道,好像只要签个字就能省几百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