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把屏蔽箱放在实验室的防磁台上,手指在锁扣上停了两秒才打开。硬盘还在微微发热,外壳的接缝处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划痕,像是被人用刀片撬过又重新封好。
大番薯站在旁边,手里抱着一台测试机,脑袋歪着看了半天。“这玩意儿……不会炸吧?”
“要是会炸,早就炸了。”老夫子把硬盘小心取出,放进隔离舱,“它要的是我们连上去,然后顺着线路反向渗透。”
大番薯点点头,又摇摇头:“那咱们现在干啥?硬闯密码?”
“不。”老夫子调出金手指界面,“先猜他们的想法。”
他输入三组数据:威胁信的邮戳时间规律、老赵最近七次异常转账的时间点、还有那台笔记本断电后仍持续运行的时长。系统开始分析,几分钟后跳出一个概率模型——最可能使用的加密方式是双因子动态密钥,结合生物特征伪装。
“意思是?”大番薯挠头,“得找个人假装成老赵的手指?”
“意思是,他们以为我们会冲着账户名去。”老夫子冷笑,“所以故意留了个看起来像财务记录的入口,等我们一碰就触发自毁。”
他指着屏幕上的结构图:“真正的文件藏在第二层伪装之后,需要用特定顺序读取三个假分区,才能激活隐藏通道。”
“听起来像拼图。”
“比拼图麻烦。拼错了,整块硬盘的数据就会自动清零。”
大番薯咧嘴:“那我来拼呗,反正我拼图也总错。”
老夫子看了他一眼:“你唯一的优点就是不怕犯错。”
两人接入模拟环境,大番薯开始按提示加载第一个假分区。系统刚运行到37%,警报突然响起。
“检测到自毁协议启动!”大番薯手忙脚乱地切断连接。
老夫子盯着进度条:“不是我们操作的问题。是它自己触发的。”
“什么意思?”
“说明有人远程试图唤醒它。”老夫子迅速关闭所有外网接口,“但他们不知道硬盘已经被物理隔离了,所以指令卡住了。”
他顿了顿:“这证明两点——第一,这东西确实重要;第二,对方还在等着我们打开它。”
大番薯缩了缩脖子:“那咱们是不是该……换个姿势再试?”
“换思路。”老夫子重新设定金手指参数,“既然他们会监控访问尝试,那就让他们看到我们‘失败’。”
他让大番薯故意走错路径,连续三次触发低级错误,每次都在即将引爆前中断进程。系统记录下这些“误操作”,并生成伪造的日志反馈给潜在监听端。
“现在他们以为我们是个菜鸟团队,正在瞎搞。”老夫子嘴角微扬,“接下来,真动作。”
第四次接入时,他们绕开常规流程,直接从第三个假分区切入,逆向加载验证序列。这一次没有警报,也没有延迟。
屏幕一闪,弹出新目录。
【夜枭计划】
【北纬40协议】
【第七联络站】
大番薯念完,嘴巴没合上:“这些名字听着怎么像电影里的特工代号?”
老夫子没回答,而是快速点开【夜枭计划】的子文件夹。里面是一串编号文档,命名规则整齐得不像个人行为。
他随机打开一份,内容是一份人员名单,附带代号、任务区域和资金流向。其中一人备注写着:“负责技术节点渗透,已接入目标企业内网三层防火墙。”
老夫子眼神一紧。
这不是老赵能写出来的东西。
他又翻到另一份文件,标题为《星轨项目数据获取评估》,详细列出了公司核心参数的泄露路径,甚至提到了“假数据包诱饵”的应对方案。
“他们知道我们在设局。”老夫子低声说。
大番薯凑过来一看,差点喊出声:“这不就是咱们昨天放出去的那个v3版本吗?!”
“说明不止一个人泄密。”老夫子关掉文件,“老赵只是前台,真正干活的是这张网里的人。”
他立刻在终端设置最高权限封锁,禁止任何设备靠近该系统,连U盘插口都被物理锁死。
大番薯咽了口唾沫:“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报警?”
“不能报。”老夫子摇头,“这里面的名字涉及境外机构,普通程序压不住。而且……”
他看向金手指刚刚生成的风险评估报告:关联IP超过十二个不同国家,资金中转地遍布东南亚、东欧和加勒比地区。
这已经不是商业间谍案了。
大番薯忽然想起什么:“等等,你说这硬盘是故意留给我们的?”
“对。”
“那他们为啥要让我们看到这些东西?”
老夫子沉默了几秒:“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想借我们之手,把某些信息散出去;二是……他们在清理内部人。”
“啥意思?”
“你看这份名单。”老夫子放大其中一页,“有三个人被标红,备注是‘待替换’。而这些人经手的任务,最近都出现了意外中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