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突然跳出一行提示:【地理定位完成,目标坐标已锁定】。
老夫子立刻调出地图界面,红点闪烁的位置在城东废弃工业区,一片常年无人打理的仓库群。他手指快速滑动,放大区域细节,周边没有民用基站,最近的监控探头距离超过八百米,属于盲区。
他拨通技术部内线。
“小林,信号源确认了吗?”
“三次交叉验证,误差不超过十五米。”电话那头的声音平稳,“G**三角定位、Wi-Fi热点回溯、还有电力负载波动比对,结果一致。”
“有没有可能是跳板?”
“排除了七层代理伪装。最底层的MAC地址和硬件指纹都指向一台老旧笔记本,型号是五年前停产的宏碁Aspire V5。”
老夫子眯起眼。这种机器现在基本只出现在二手市场或者垃圾回收站。
“它还在传输数据吗?”
“下载进度停在72%,但系统检测到定时删除程序已激活,倒计时九分三十六秒。”
“准备行动。”他说完挂断电话,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电梯下行过程中,他打开金手指,输入坐标进行环境模拟。画面很快生成:单层砖混结构,屋顶部分塌陷,门窗加固过,门口有两道新划痕,像是重型车辆频繁进出留下的。
热成像模块启动,显示建筑内部有四个人形轮廓,呈对角线交替移动,间隔五分钟换岗一次。
这不是普通的技术人员作息。
他调出行为模式库,比对巡逻轨迹。系统反馈:高度疑似武装守卫,采用双人轮巡制,携带非致命性电击装备的可能性为83%。
他又查了老赵最近的采购记录。三天前,一笔匿名交易购买了防爆门锁和便携式信号屏蔽器,收货地址正是这片工业区。
证据链闭合。
他没报警。警方介入会打草惊蛇,而且这种地方一旦封锁,对方完全可以通过远程指令销毁所有数据。
他直接联系技术部值班室:“小林,带上频谱干扰仪,十分钟后地下车库集合。”
十分钟后,一辆不起眼的灰色商务车驶出公司地库。副驾驶坐着小林,怀里抱着黑色仪器箱,镜片反射着仪表盘的绿光。
路上老夫子一句话没说。小林也没问。他知道这位平时爱讲冷笑话的领导一旦沉默,就意味着事情已经到了动手的边缘。
车停在距离目标三百米外的一条岔路。两人下车,贴着围墙步行接近。
夜风带着铁锈和潮湿水泥的味道。远处一只野猫窜过堆满废料的空地,惊起几片碎塑料。
他们趴在一处塌了一半的围墙后观察。仓库外墙刷着褪色的标语,窗户被木板钉死,只有侧面一扇小门装了电子锁。屋顶角落架着一个小型天线,正在微微震动。
“那是本地热点发射器。”小林低声说,“如果切断电源,它会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池,并触发远程警报。”
“那就先让它断网。”老夫子递过干扰仪,“你负责压制无线信号,我从背面破窗。”
小林点头,打开设备开关。指示灯由绿转红,周围空气似乎轻微颤了一下。
老夫子绕到建筑后方,用撬棍轻轻挑开一块松动的木板,钻了进去。
里面光线昏暗,应急灯闪着微弱的蓝光。墙边摆着一张折叠桌,桌上放着那台宏碁笔记本,屏幕亮着,进度条正缓缓倒退。
【文件删除倒计时:6分12秒】
主机连接着一个移动硬盘,插在USB口上,指示灯不断闪烁。
老夫子快步上前,拔掉硬盘,顺手给电脑断电。硬盘被塞进防磁袋,贴身收好。
他环顾四周。墙上挂着几张电路图,地面干净得不像长期使用的样子,没有烟头,没有食物残渣,甚至连灰尘都很薄。
这不像临时窝点,倒像是专门为了某个任务搭建的临时据点。
他走到门口检查电子锁。指纹识别模块被拆开了,露出里面的接线。有人从外部接入过设备,可能是用来同步数据的读取器。
回到屋内,他重新查看笔记本。虽然断电了,但硬盘还在运转。只要不格式化,数据就能恢复。
这时小林从外面进来,压低声音:“信号已屏蔽,没人发现我们进来。”
“主服务器呢?”
“不在。这里只有这台终端机,其他设备全被清空了。”
“不是仓促逃跑。”老夫子说,“是计划好的撤离。他们知道我们会来。”
小林皱眉:“可追踪程序明明是我们主动放出的假数据包,只有内部人才能接触到那个账户权限。”
“所以……”老夫子盯着手中的防磁袋,“老赵的人早就盯上了我们,甚至可能知道我们在监控他。”
两人不再多言,迅速撤离现场。
临走前,老夫子蹲下身,在墙角注意到半个鞋印。泥印已经干了,但纹路清晰,呈菱形交错排列,底部有一圈锯齿状凸起,不是市面上常见的安保或军用工装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