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铃响了。
老夫子立刻从玄关的鞋柜前直起身,看了眼墙上挂钟,七点十分。他整了整衬衫领口,深吸一口气,拉开门。
门外站着父母、叔伯、姑婆,还有几个堂弟堂妹。小侄女一见他就蹦过来,抱住他的腿:“哥哥!你家好香!”
“是饭香。”他笑着把她抱起来,顺手接过母亲手里拎着的保温袋,“妈,您还带汤来?”
“排骨莲藕,你爸熬了一早上。”母亲拍了拍他的肩,“瘦了。”
他没说话,只笑了笑,侧身让开路:“都进来吧,菜刚上齐。”
陈小姐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盘蒸饺,看见人陆续进门,赶紧把盘子放桌上,过来帮忙接外套。她把长辈们的外衣一件件挂好,又弯腰给小孩换上准备好的童款拖鞋。老夫子在旁边默默看着,见她把那双粉色的鞋摆在最前面,心里一松。
客厅里很快热闹起来。大人们寒暄,孩子们追闹,姑婆耳朵不好,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儿问:“谁来了?谁来了?”
老夫子走过去扶她到主桌旁的位置,轻声说:“姑婆,是我,老夫子。”
“哎哟,长这么高了!”她捏了捏他的脸,“小时候调皮得很,现在一看就是个稳重人。”
大家落座后,老夫子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今天请大家来,没别的意思,就想一家人好好吃顿饭。”
话音刚落,角落里传来一声脆响。
五岁的小堂侄正端着果汁往座位跑,脚下绊了一下,整个人撞上桌角。玻璃杯飞出去,果汁泼了一桌,白桌布瞬间染出一大片红痕,杯子碎在地上,水珠溅到邻座的裤脚上。
全场安静了一秒。
孩子呆住了,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唇开始发抖。他妈妈立刻伸手拉他:“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说了别乱跑——”
“等等。”老夫子已经蹲下身,一手挡住那位阿姨的手势,另一手轻轻搭在孩子肩上,“先看看有没有伤到。”
他仔细检查孩子的手和膝盖,确认没事,才抬头笑了一下:“叔叔小时候吃饭,能把整碗汤倒进爸爸的公文包里。你这算轻的。”
孩子眨了眨眼,没哭出来。
老夫子站起来,从厨房拿出备用湿巾和托盘,先把碎玻璃小心收走,再用湿巾按压桌布吸水。他一边擦一边说:“这颜色不错,像过年贴的福字。”
陈小姐立刻会意,从柜子里取出那块绣着家徽的深色桌布,两人配合着换了上去。
“应急预案测试通过。”老夫子拍了拍手,看向孩子,“你是我们家第一个完成挑战的勇士。奖励是——待会儿可以优先挑甜品。”
孩子咧嘴笑了,其他小朋友也哄闹起来:“我也要测试!”
“排队。”老夫子一本正经,“下一个失误的人,负责洗碗。”
满桌笑声炸开。
他爸摇头:“你小时候要是有这觉悟,你妈就不会烧掉你的游戏机了。”
“烧得好。”老夫子坐回主位,“不然我现在还在打副本。”
菜一道道上齐。炖排骨、清蒸鱼、腊味合蒸、蒜蓉青菜……热气腾腾地摆满桌子。小侄女举着筷子够不到远处的鸡翅,老夫子夹起来放进她碗里。她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比幼儿园的好吃。”
“那是。”他点头,“幼儿园厨师没见过我姑婆做的辣椒酱。”
姑婆听见自己的名字,抬头问:“说什么?”
“夸您厉害!”他提高声音,“没人敢碰您的辣酱。”
“那是他们不行。”她得意地夹了一筷子豆腐,“我当年在厂里,一顿能吃三碗饭。”
饭局渐入佳境。大人们聊起旧事,谁家儿子考上大学,谁家女儿结婚买了新房。老夫子偶尔插两句,更多时候是给长辈添汤、帮小孩剥虾。陈小姐坐在他旁边,不动声色地把一块姜从他碗里挑出来——他知道她记得他不吃姜。
吃到一半,小堂侄突然站起来,端着半杯果汁晃悠悠走向爷爷。
“爷爷,我敬你。”
全桌人都笑了。爷爷连忙伸手去接,结果孩子手一歪,汁水眼看又要洒。
老夫子眼疾手快,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扶住孩子手腕。
“敬酒可以,但得稳住。”他低头对孩子说,“像这样,手腕抬平,脚步站定。”
孩子认真点头,重新试了一次。这次稳稳当当把杯子递到爷爷面前。
“好小子!”爷爷乐得合不拢嘴,一口喝完,“将来能当兵!”
老夫子松开手,回头看了眼陈小姐。她正低头笑,手指轻轻摩挲着水杯边缘。他没说话,只是把离她最近的那盘炒蛋往她那边推了半寸。
饭后甜品是红豆汤圆。每人一小碗,上面浮着两颗圆滚滚的芝麻球。小堂侄吃得满嘴黑渣,抬头问:“叔叔,汤圆为什么是圆的?”
“因为团圆啊。”老夫子说,“一家人在一起,就得是圆的。”
“那我要吃十个!”
“撑死你。”他弹了下他脑门,“两个刚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