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的手还按在公告栏那张便签纸上,风从走廊吹进来,纸角轻轻抖了一下。他刚想松手,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番薯端着个塑料饭盒冲进茶水间,一边走一边掀开盖子,热气腾腾的泡面味立刻弥漫开来。“我来了我来了!会议继续!”他把饭盒往桌上一放,叉子别在耳朵上,抽出一张椅子坐下,“我已经想好了,咱们可以在门口摆个签名墙,每个人写一句祝福,然后卷起来送给她!像卷轴那样,古风!”
秦先生正低头喝茶,听到这话差点呛住。“你脑子里是不是只有综艺节目的桥段?人家要的是安静退场,不是上台领奖。”
“可总得有点纪念意义吧?”大番薯不服气,“不然大家坐一圈,说两句话,喝杯水就散了,跟开完会一样,多没劲。”
老夫子没说话,拉开椅子坐下。他翻开笔记本,手指在“闪电行动”四个字上划了一下,又停住。他知道两人说得都有道理,但方向完全相反。一个想往上加东西,一个想往下减东西。再这么吵下去,方案只会越来越乱。
他抬头看了眼挂钟,三点十七分,离上班时间还早。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面上,映出三人模糊的影子。
“我们先别谈形式。”老夫子开口,声音不高,“我们得弄明白一件事——她到底想要什么?”
“她说了,《平凡之路》。”大番薯立刻接话,“这不就是答案吗?她想当个普通人。”
“但这首歌不是为了当普通人写的。”秦先生放下杯子,“是写给那些拼过、摔过、最后还能站起来的人听的。她选这首歌,不是逃避,是承认自己走过一段路。”
老夫子点点头:“她不需要热闹,也不需要被捧着。但她需要知道,有人记得她做过的事,哪怕是很小的事。”
“比如?”大番薯歪头。
“比如她每天换新的垃圾袋,从来不偷懒;比如下雨天她会把门口的垫子翻过来铺好,防滑;比如有一次我忘关电脑,她顺手帮我关了,还留了张纸条。”老夫子看着他们,“这些事没人记,但她一直在做。”
茶水间安静了几秒。
大番薯慢慢把叉子从耳朵上拿下来,插进泡面里,搅了两下,没吃。“你们这么一说……她确实做了好多这种看不见的小事。”
“这就是关键。”老夫子合上本子,闭上眼,心里默念一声:启动金手指。
眼前瞬间闪过几行信息:
【目标人物:张丽华】
【性格倾向:回避关注,偏好稳定环境】
【情感需求优先级:被理解 > 被感谢 > 被表彰】
【深层心理动因:希望付出有过回响,而非被定义为‘牺牲者’】
【建议关键词:真实、细节、轻量互动】
他睁开眼,语气沉了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让她成为焦点,而是让她的存在被真正看见。不是用掌声,是用记忆。”
“你是说……让大家讲点她帮过人的事?”大番薯问。
“对。每个人说一件小事。不说她过去多厉害,只说她现在做过什么。”老夫子看着他们,“叫它‘微光时刻’。五分钟就行,说完就结束。她可以听,也可以不听,没人逼她回应。”
秦先生慢慢点头:“这个方式不会让她觉得被围观。反而会觉得……自己其实一直被人留意着。”
“那我能录音吗?”大番薯突然眼睛一亮,“就存个音频文件,以后能听?”
“不能公开录。”老夫子摇头,“但如果有人愿意私下录一段自己的发言,交给我统一整理,可以考虑。”
“我可以写下来!”大番薯立刻掏出笔和小本子,“我回去就想三条!‘张姐帮我捡过U盘’‘她提醒我带伞’‘有一次我吐了,她默默拖了地’……”
“最后一句就不用写了。”秦先生打断,“太尴尬。”
“可这是事实啊!”
“正是因为是事实才不能写。”秦先生叹气,“你想让她记住你吐在地上这件事?”
大番薯挠头:“那重点应该是她做了什么,不是我干了啥。”
老夫子笑了下:“所以主题定了——‘感恩与回忆’。不搞流程,不设主持人,不放PPT。来的人坐下,轮流说一句话,说完喝口茶,走人。”
“地点还是小会议室?”大番薯问。
“对。周五下午三点,十分钟解决。”老夫子说,“闪电行动不变,但内容要改。”
“那横幅呢?”大番薯小声试探,“就一条小小的,写着‘谢谢你,张姐’那种?”
“不要。”
“那……我自己做个手牌?举一下就收起来?”
“不行。”
“连一分钟都不行?”
“大番薯。”老夫子盯着他,“你要再提任何视觉展示类的东西,我就让你负责清理一周的茶水间垃圾桶。”
大番薯立刻闭嘴,低头猛吸一口泡面汤。
秦先生喝了口茶,忽然说:“我可以写个简单的发言引导。比如开头谁来说,怎么过渡,避免冷场。不用正式,就是防止有人紧张说不出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