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二十三分,主控室的警报终于安静下来。老夫子把最后一口冷茶喝完,茶底沉淀着一点茶叶渣,像极了他此刻脑子里还转着的几个未解参数。
“张工。”他放下杯子,“你去睡一小时,回来接班。”
张工揉了揉脖子,犹豫道:“那你呢?这会儿系统刚稳住,万一再来一波……”
“我就在这儿。”老夫子拍了拍桌角,“人要是能靠睡觉打败对手,那我早该去参加马拉松午睡大赛了。”
张工没再劝,收拾东西离开时顺手带上了门。老夫子活动了下肩膀,起身走出机房。走廊灯光白得发亮,但他没看天花板,也没数地砖,一路直奔办公室。
刚推开门,手机震动了一下。
通知栏弹出一条新闻推送:《新兴产业扶持条例》正式发布,今日起施行。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三秒,然后猛地坐到椅子上,衬衫还没换,领带也歪着,手指已经点开文件链接。
政策全文共八章四十二条,措辞严谨,条理清晰,普通人看完只会觉得“又要填表了”。但老夫子不一样,他有金手指。
平板亮起,金手指界面自动加载,开始逐条扫描文本,并与过往三年行业数据、竞争对手动向、政府资金流向进行交叉比对。屏幕上很快浮现出一组组动态图表,颜色从灰变绿,再从绿转红。
他眯起眼,停在第三章第十五条。
“对具备跨域整合能力的企业开放专项资质申请通道,并优先纳入试点名单。”
旁边标注一行小字:潜在红利估值——年度营收增幅12%至18%,窗口期不超过六个月。
老夫子嘴角抽了一下,像是笑,又像是被辣到了。
他抓起电话:“秘书,通知董事会,十点开紧急战略会,主题是‘我们怎么趁机翻身’。”
挂了电话,他又补了一句:“顺便帮我订杯热豆浆,加糖,不要油条,我不差那几块钱,就怕吃完堵心。”
上午九点四十,会议室已坐满人。
董事们脸色各异,有人精神抖擞,有人眼袋垂到颧骨,显然昨晚也都收到了技术部的警报通报。桌上摆着打印好的政策文件,翻过的页码不多,大多数人只扫了前两页。
十点整,老夫子走进来,手里端着那杯热豆浆,轻轻放在桌边。
没人说话。
他坐下,打开平板,投影启动。屏幕上的政策条文瞬间被拆解成一张立体网络,节点闪烁,箭头交错,连最讨厌新技术的财务总监都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
“各位。”老夫子喝了口豆浆,声音平稳,“昨天晚上,有人想用黑客手段让我们停下。”
他点了下遥控器,画面切换成攻击记录曲线图。
“他们花了大价钱,打了六轮高强度攻击,目标明确——拖住我们,不让我们动。”
又一按,画面变成竞争对手近期动作汇总。
“为什么?因为它们知道,今天这个政策一出,谁先动,谁就能吃掉整个市场。”
有人皱眉:“可这政策看着全是要求,什么数据备案、合规审计、第三方评估……哪有你说的‘机会’?”
老夫子不急,转头看向门口。
门被推开,一位穿灰色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五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只拿了一支钢笔。
“这位是林专家。”老夫子介绍,“参与起草这份条例的核心顾问之一。”
林专家点头致意,在空位坐下,把钢笔轻轻搁在桌上。
“林老师,您说说。”老夫子把话筒递过去,“这政策,到底是紧箍咒,还是入场券?”
林专家没有看投影,也没有翻文件,只说了一句:“这次改革的目的,不是管死,是提速。”
全场安静。
“表面上,企业在面对更多监管。”他继续道,“但实际上,资源会加速流向真正有能力整合技术、资本和场景的企业。换句话说——”他顿了顿,“这不是筛子,是漏斗,只留下大的。”
老夫子接过话:“所以,那些还在纠结‘要不要做’的人,已经被淘汰了。”
他调出金手指模拟结果:若公司在未来一百八十天内完成三大业务线融合,同步申请专项资质,预计可在政策红利期内新增市场份额7.3个百分点,压制两家主要对手至少一年发展节奏。
“这意味着什么?”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了一条上升曲线,“意味着我们不用跟它们拼价格、拼渠道、拼广告,我们直接跳到下一关。”
有人迟疑:“可现在系统刚经历攻击,内部还不稳定,这时候搞大动作,风险不小。”
老夫子点头:“风险确实有。但各位想想,敌人为什么选昨晚动手?因为它知道我们要赢。”
他放下笔,环视一圈:“它怕的不是我们修好服务器,而是我们借着这股风,飞出去。”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良久,投资出身的李董事开口:“如果按你说的做,需要多少前期投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