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军器监仓房之争,没结果。
天子信任军器监,既是重地,那继续重着吧,姬老二没吭声,继续往前走,不了了之。
郭臻面色阴晴不定,只得跟在后面准备赴宴。
明面上看,各司其职。
郭臻想要探查军器监,为了天子安全着想。
军器监要手令,也符合程序,武库重地,你可以派人守着,不让任何人进出,但你不能随便进去瞎几把看。
仓房里面不止有军器,还有大量图纸,想看,那就走程序。
整件事,似乎无关痛痒,大家职责所在。
只是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矛盾,至少也是矛盾的引子。
京卫高傲惯了,不止是伴驾出京,去各边关助战、护送大臣巡查,包括平乱等,东南西北四地经常溜达。
这些出京的京卫到了地方后,第一件事就是尽量夺了指挥权,如果是在边关,至少也要有自主权,能指挥别人最好,指挥不了别人,别人也别想指挥他们,这就是前朝开朝至今京卫们的习惯。
出京诸多军伍中,伴驾无疑是级别最高任务最重的,因此哪怕是到了边关,京卫接管护驾指挥权,要求边军配合,也是应有之意。
结果军器监配合是配合了,只是配合的不多,让进,不让全都进,仓房更是直接拒绝。
这也难免叫郭臻觉得掉了面子,跟在天子身后一路走着,也不知心里在想着什么。
要说郭臻这位柱国将军存心找茬,也不是。
他是想将宫万钧取而代之,但他不是傻子,雍城谁说了算,除了老宫头,也就唐云了。
大帅府,是宫万钧的地盘,军器监,是唐云的地盘。
在确定接替宫万钧之前,郭臻不想和南军任何人闹的不愉快。
只是这里面存在了一个无法忽略的问题,关于信任。
众所周知,但凡行刺能成功的,十次里面超过半数都是意想不到的人动手。
所谓背叛,不被信任何来背叛。
天子相信宫万钧,相信唐云,不代表其他人相信。
郭臻的职责就是保护天子安全,现在到了雍城,万一手里有钱有兵马的唐云心生二心呢?
来的路上郭臻就想过这个问题,唐云给面子倒也罢了,若是不给面子,那也别怪他郭某人公事公办了,天大地大,皇帝最大,皇帝安危面前,你就是有天大的功劳,胆敢从中作梗,必须收拾你!
一行上千人,来到大帅府,能有资格进去的也就是不到五十人。
一些伴驾大臣外,也就南军的一群地头蛇了。
大帅府前院位置不够,得去后院。
此时的后院已经摆满了矮桌,紧贴着墙壁竖起了明黄色的大布,上面还封顶了,将整个后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帐篷。
最后一次彻查隐患的禁卫们齐齐退了出来,天子调整好表情,带领五十多号人走了进去。
唐云也不知道是从哪钻出来的,趁人不注意,加入到队伍最后方。
队伍最后方的都是六部伴驾官员,他们不认识唐云,但认识官袍,能有资格赴宴的,而且还是个年轻人,穿着从七品的官袍,用甲状腺想都知道是谁。
见了正主儿,京中佬难免好奇万分,与唐云对视后,下意识拱了拱手,面带笑容。
陈怀远走在最后,他想找传说中的曹先生。
刚入城他就去了南城门,站在城墙上大致看了一眼,新营规划、运输路线、体育场等,扫了那么一眼。
陈怀远是半个行家,最关注的肯定是山林中的补给线,问过之后才知道,曹先生负责的。
因此他想找曹未羊了解了解情况,看看工部能不能帮上忙,也顺便给工部捞点功劳。
曹未羊,他没看见,回头看见唐云了。
老尚书和唐云也算有点交情,见了人,满面微笑止住了脚步:“唐监正。”
唐云快步上前,躬身施了一礼:“下官见过大人。”
陈怀远抚须一笑,刚想说两句场面话好让周围官员知道他和唐云感情不错,一个穿着儒袍的老头凑了过来,面色不善。
“你就是唐云?”
开口的人正是吕昶纹,这老家伙拧着眉:“洛城百姓皆如商贾,城中满是铜臭之味,皆是你的主意?”
吕昶纹这一开口,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从洛城走来,大家都知道吕昶纹对洛城的情况不爽,十分之相当的特别不爽,认为人人谈钱,利字为先,刁民,统统都是刁民。
主要是在洛城,商贾非但不会被鄙夷,反而受到尊重,地位极高。
更让吕昶纹来气的是,反倒是城中没什么读书人,尤其是那种正经的、纯粹的,只知道读书的读书人,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也没人在乎。
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洛城正好反了,这一路上,吕昶纹不止一次对身边人说过,见了唐云,他一定要质问一番,文臣,一个文臣,为何要倒行逆施,怎敢倒行逆施!
身边不少人劝他,没必要,唐云是大功臣,有什么事回京再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