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裹挟着未散尽的热浪,吹进老旧居民楼敞开的窗户。方英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桌前,指尖悬在手机屏幕上方,屏幕里“红橡烘焙职业学校”的咨询页面亮得有些刺眼。
她深吸一口气,点开对话框。就在这时,页面底部跳出的学校地址让她心头一颤——和平西路128号,和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所民办大学,竟在同一条街上。
方英盯着地址看了足足三分钟,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摩挲。两个月前,当民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时,母亲在狭小的客厅里高兴得合不拢嘴,妈妈翻来覆去地看着通知书,嘴里不停地念叨:“我们家终于出了个大学生。”可只有方英知道,她对那所学费高昂、专业模糊的民办大学毫无兴趣。
填报志愿时,她偶然在网上看到烘焙学校的招生信息,那些精致的蛋糕、酥脆的面包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她。从那时起,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里生根发芽——放弃民办大学,去学烘焙。
“方英,发什么呆呢?快帮妈把碗筷摆好。”厨房传来妈妈的声音,方英猛地回过神,快速关掉手机页面,应了一声“来了”,起身走向厨房。
晚饭时,妈妈又提起开学的事:“还有半个月就开学了,你的行李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吧?到了学校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舍不得花钱。”方英点点头,扒拉着碗里的米饭,没敢接话。
接下来的几天,方英一边假装收拾民办大学的行李,一边偷偷准备烘焙学校的报名资料。她趁着父母上班的时间,线上提交了报名申请,没想到审核出奇地顺利,第二天就收到了录取通知,开学时间比民办大学早一周。
眼看着烘焙学校的开学日期越来越近,方英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提出要提前去学校。“妈,我想提前一周去学校。”晚饭时,方英放下筷子,小声说道。
妈妈停下手中的动作,疑惑地看着她:“方英,大学还没有开学,你去那么早干什么?”
“我去早一点抢一个好一点床位,也能提前预习一下课本。”方英低着头,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心跳得飞快。她不敢告诉妈妈真相,怕看到妈妈失望的眼神,更怕引发父母之间的争吵。
妈妈想了想,点了点头:“好,明天让你爸和你一起去你的学校,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妈不放心。”
方英心里一紧,连忙摆手:“妈,爸忙着上班,就不麻烦他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爸爸也不好请假。”
“不行!晚上回来问问你爸。”妈妈的态度很坚决,方英只好不再说话,心里却盘算着怎么说服爸爸不送自己。
晚饭时刻,客厅里的气氛有些沉闷。妈妈把碗筷往桌上一放,看向爸爸:“方梁,明天去送方英呗!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我实在不放心。”
爸爸放下手中的酒杯,皱了皱眉:“方英,爸就不送你了,爸去就多一个人消费,我回来的高铁票得要不少钱。”
“方梁,这个时候,你知道省钱了!”妈妈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孩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你这个当爸的都不送送?当初你买那些破彩票的时候,怎么没想着省钱呢?”
“我买彩票怎么了我中奖了过好日子的是你们!”爸爸也来了火气,一拍桌子,碗筷发出刺耳的碰撞声。
“你的彩票重要,还是孩子重要?”妈妈站起身,双手叉腰,“这些年,你挣的钱够干什么的?孩子学费都是我东拼西凑借来的,你倒好,还有闲钱买彩票!”
“我没挣钱?这个家不是我撑着的吗?”爸爸也站起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方英坐在一旁,默默地低头吃饭。这样的争吵,她早已习惯。从她记事起,父母就经常因为钱的事吵架。她知道,父母都爱她,只是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变得易怒。
争吵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后在爸爸摔门而去的声音中结束。妈妈坐在沙发上,抹着眼泪。方英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妈妈的背:“妈,别生气了,我自己去学校可以的,我已经长大了。”
妈妈抬起头,看着方英,眼里满是愧疚:“英英,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妈,我不委屈。”方英笑了笑,“明天我自己去学校,你放心吧,我到了就给你打电话。”
妈妈犹豫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方英背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悄悄离开了家。她没有告诉妈妈,她要去的不是民办大学,而是烘焙学校。坐在前往市区的公交车上,方英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方英拖着半旧的行李箱,在高铁站熙攘的人群里一路摸索。电子屏上闪烁的车次信息晃得她眼睛发花,她攥着手机,对照着购票信息反复确认,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好不容易跟着人流找到检票口,刷票、进站、找座位,一系列动作做得磕磕绊绊,直到将行李箱塞进座位底下,她才长长舒了口气,瘫坐在座椅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