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殿终章:劫终序立,文脉永续
龙宇立于起源殿之巅,玄色道袍随三界罡风轻拂,衣袂间流转的鸿蒙紫气如细流缠络,每一缕都携着开天辟地时的混沌余温。他垂眸望去,殿外云海翻涌如浪,却在触及殿基的刹那化作温顺的白絮——这方独立于三界之外的空间,自盘古开天便承载着“观世护道”的使命,如今在封神劫终了的时刻,更显肃穆庄严。
指尖轻抬,一枚巴掌大的鸿蒙盘缓缓悬浮于掌心。盘面之上,三十三重天的凌霄宝殿清晰可见,昊天正率星宿部仙将巡查星辰轨迹,星宿大阵的光芒如银河倾泻,将天界护得严丝合缝;往下望去,修仙界各大宗门的护山大阵连成一片淡金色的光网,镇元子立于五庄观人参果树下,正与来访的通天教主论道,观中弟子们演练的“界域稳定诀”气劲内敛,再无往日劫气的躁动;幽冥轮回处,平心娘娘手持轮回簿,十殿阎罗正依六道规则分拣亡魂,奈何桥上的孟婆汤冒着氤氲白气,每一缕都带着安抚亡魂的温和灵力;而最下方的地球,华夏大地如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蔚蓝星球上,先民们正围着新烧制的彩陶载歌载舞,田垄间的粟米长势喜人,骨针缝制的麻布已能抵御风寒,象形文字被刻在龟甲上,记录着部落联盟的新章程。
“师尊,您已在此伫立三个时辰了。”玄空的声音从殿后传来,他手捧刚修订完的《洪荒三劫全史·三界六道卷》,青色道袍上还沾着藏经阁的墨香。见龙宇目光落在地球华夏的方位,玄空轻声补充,“方才龙曦传回消息,华夏先民已在黄河流域筑起土城,首领舜正率人疏通河道,再也不必怕汛期洪水了。”
龙宇颔首,鸿蒙盘上的画面随心意流转,定格在华夏土城的城门处——一块粗糙的木牌上,用炭灰画着太阳与禾苗的图案,旁边围着几个手持石斧的先民,脸上满是对丰收的期盼。“自封神劫起,三界历经七十二载动荡,终是换得今日秩序。”他的声音不高,却似带着穿透时空的力量,“盘古开天辟地,本为给众生谋一线生机;鸿钧道祖立教,意在规范天地法则。可龙汉劫的龙妖相争、巫妖劫的族类相残,终究还是让洪荒大陆支离破碎。若不是玄冥以自身本源补洪荒裂痕,帝俊太一率异兽镇星域乱局,恐怕三界六道,早已沦为混沌废墟。”
正说着,玄冥的身影从殿内缓步走出,素白色的道袍上绣着淡淡的玄冥冰晶纹,却在靠近龙宇时化作暖光。她抬手轻触鸿蒙盘,指尖落在幽冥轮回的六道入口处:“平心刚遣人送来轮回簿副本,近百年华夏亡魂入六道者,有三成投生为人,且多是善魂转世。那枚‘华夏护印’埋在大地核心后,人族气运愈发旺盛,想来不出千年,便能形成真正的邦国文明。”
“人族的韧性,本就远超诸天万族。”龙宇轻笑,目光转向星域方向。此刻帝俊正率御兽殿异兽清剿星域边缘的域外妖邪,太一则以东皇钟加固地球周边的星域通道,钟鸣声透过鸿蒙盘传来,带着稳定界域的厚重力量。“当年巫妖劫后,帝俊太一失去部族,本可归隐混沌,却愿守在星域护三界安宁;镇元子手握人参果树这等先天灵根,却始终以修仙界秩序为重;红云哪怕神魂受损,仍记挂着星域旧部……正是这些人,才让封神劫没有重蹈前两劫的覆辙。”
玄空将《洪荒三劫全史》放在殿顶的玉案上,书页自动翻开,停在“封神劫终章”那一页——上面除了文字记载,还附着一幅水墨图:起源殿立于云海之上,下方三界六道各司其职,地球华夏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界的仙雾、修仙界的灵气交织成一片祥和的光带。“弟子已将三劫史料抄录百份,分送天庭、修仙界、幽冥及华夏先民的部落联盟。往后三界众生,都能知晓这千万载的动荡与不易。”
龙宇抬手轻拂书页,水墨图中的光带愈发璀璨:“不必让他们记挂起源殿的存在。我们守在三界之外,不是为了受众生朝拜,而是为了让他们能自由衍化——天界仙神当守秩序,莫要随意下凡扰人界安宁;修仙界宗门当传正道,莫要为争夺灵根而争斗;幽冥轮回当守公平,莫要因私念而乱六道规则;而人族……”他的目光再次落在华夏土城,先民们正用新学会的青铜冶炼术铸造农具,“当让他们顺着自己的文脉走下去,从结绳记事到文字成书,从部落联盟到王朝更迭,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都该由他们自己品尝。”
玄冥握住龙宇的手,两人指尖的鸿蒙紫气与玄冥冰晶纹交融,化作一道淡紫色的光罩,将起源殿笼罩其中:“方才闭关修炼‘道侣同心诀’时,我已感知到三界的界基愈发稳固。往后除非有域外混沌侵袭,否则不必再干预界内之事。”
“说得是。”龙宇点头,抬手将鸿蒙盘收于袖中。殿外的云海渐渐散去,露出漫天星辰——那是太一刚刚校准过的星辰轨迹,每一颗星都对应着三界的一处节点,闪烁着平和的光芒。“玄空,传我指令:鸿蒙宗弟子往后只需暗中护持华夏文脉,不得显露仙迹;帝俊太一继续镇守星域,防域外妖邪卷土重来;平心娘娘按既定规则打理幽冥轮回,无需再向起源殿报备;天庭与修仙界的联盟,就让他们自行维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