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誓前之议,风起云台山
云台山顶的云雾,似被无形之力梳理,层层叠叠悬浮于苍翠峰峦间,将这座修仙界公认的“中立圣山”裹得如仙境幻境。山巅的“聚仙坪”上,三百六十块青玉石碑早已按星辰方位排布,每块石碑前都设着一方紫木案几,案上置着青铜香炉、朱砂笔、玉版——这是修仙界千年未有的盛事“三界盟誓”的筹备现场。
负责筹备的云台宗宗主玄清真人,正立于坪心的“太极石台”上,指尖凝着一缕清辉,反复拂过台中央那面丈高的“誓文玉璧”。玉璧通体莹白,此刻尚是光洁无纹,却已隐隐透出温润的灵气,仿佛正屏息等待承载修仙界未来的承诺。
“玄清道友,昆仑、蜀山、蓬莱三宗的人已过了‘云阶’,再有半柱香便到了。”一名身着灰袍的云台宗弟子匆匆赶来,语气里难掩激动,“其余宗门也都在‘迎客亭’候着,就等三宗至,便可开议。”
玄清真人缓缓收了灵力,目光扫过聚仙坪四周:东侧的“观澜崖”下,布置了“隔音阵”,确保盟誓之事不被外界窥探;西侧的“存真阁”内,封存着鸿钧道祖当年留下的“界规玉牒”,将作为此次立誓的见证;北侧的“守心廊”里,各派带来的镇宗法器正散发着微光,形成一道无形的护阵,既是威慑,亦是守护。
“再去查一遍‘同心阵’的阵基,万不能出半分差错。”玄清真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此次立誓,不是宗门间的小打小闹,是修仙界对三界的承诺。若阵基不稳,传出去便是修仙界失信于天,失信于龙宇道尊、昊天天帝。”
弟子应声而去时,聚仙坪外已传来一阵清朗的玉磬声——昆仑宗到了。为首的昆仑宗主凌虚真人,身着月白道袍,手持拂尘,身后跟着七位身着青袍的长老,步履轻盈却自带威严,每一步落下,都似与山间灵气相融。紧随其后的是蜀山宗宗主剑尘真人,他背负长剑,剑穗上的红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凌厉的光,身后弟子皆是腰佩短剑,身姿挺拔如松。最后抵达的是蓬莱宗宗主沧海真人,她一袭蓝裙,裙摆绣着海浪纹,行走间似有海风拂面,随行的弟子手中都提着精致的玉盒,里面装着蓬莱特产的“凝露草”,将作为盟誓后的赠礼。
三宗宗主甫一登上聚仙坪,便径直走向太极石台。凌虚真人率先开口,声音带着昆仑特有的清冽:“玄清道友,辛苦你了。此次立誓,关乎修仙界未来千年的走向,我等定当全力配合。”
剑尘真人抬手按在腰间剑柄上,目光锐利如剑:“前些日子,听闻有个别小宗门的弟子,私自下凡干扰人界先民耕种,虽被鸿蒙宗的龙曦仙子及时制止,却也让修仙界颜面受损。此次立誓,必须立下铁规,再敢有违者,当废其修为,逐出修仙界!”
沧海真人轻轻摇头,语气却同样坚定:“剑尘道友所言极是,但也需分清‘惩戒’与‘引导’。那些弟子多是修行尚浅,不知三界秩序的重要性。立誓之后,各宗门当加强‘界规’传授,让弟子们从心底明白,‘不扰人界、天界’不是束缚,是修仙者应守的本心。”
玄清真人点点头,将三人引至誓文玉璧前:“三位道友所言,正是此次立誓的核心。我已草拟了誓文初稿,今日请各派宗主一同商议,务必让誓文既显修仙界的决心,又能真正约束众人。”说罢,他指尖凝起朱砂笔,在玉璧上缓缓书写,字迹刚劲有力,随着笔画落下,玉璧上渐渐泛起金色的光芒——
“修仙界众宗门,谨以天地为证,以鸿钧道祖之玉牒为凭,立誓曰:守修仙界之秩序,禁私斗、禁滥杀、禁私传修法于人界凡夫;不扰人界之衍化,不干预人族邦国之事,不掠夺地球灵材;不犯天界之威严,不擅闯三十三重天,不与仙神争利。若有违者,天地共弃,灵力尽散,永堕轮回,不得再入修仙界……”
“‘不得再入修仙界’会不会太过严苛?”一名来自南方“青竹宗”的宗主轻声问道,“若有弟子是无心之失,比如误闯了人界边界,难道也要受此重罚?”
剑尘真人立刻反驳:“修仙者修行,首重‘心’与‘戒’。连‘不扰人界’的戒条都记不住,何谈修行?若今日留了‘无心之失’的余地,他日便会有人借‘无心’之名行‘有意’之事。此条绝不能改!”
凌虚真人沉吟片刻,补充道:“剑尘道友所言有理,但也需设‘申诉之权’。若真有弟子被冤枉,或确系无心之失,可由三宗(昆仑、蜀山、蓬莱)与云台宗共同商议,酌情减免惩罚,但‘废去部分修为、闭门思过’是底线,绝不能姑息。”
众人纷纷点头,玄清真人便在誓文中添上“若有冤屈,可向昆仑、蜀山、蓬莱、云台四宗申诉,四宗共审,酌情处置,然底线不废”一句。随后,各派宗主又围绕“如何界定‘私传修法’”“地球灵材的开采范围”“与天界的往来礼仪”等细节展开讨论,从清晨一直议到日暮,期间虽有争论,却始终朝着“守序”的方向推进——毕竟,所有人都清楚,封神劫刚刚结束,三界秩序初定,修仙界若此时乱了阵脚,不仅会引来龙宇道祖的不满,更可能让好不容易得来的“承平”毁于一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