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修法总纲》
序章·修法本源
夫道者,先于鸿蒙,成于虚无,衍化三界六道。道尊龙宇证道虚无,开万物起源,洪荒碎后三界立,六道随生。吾玄空,蒙道尊垂青,掌鸿蒙宗典籍,录诸天修法,今观三界秩序初定,众生求道无门,遂整理洪荒遗法、道尊授意、三界新悟,成此《三界修法总纲》,以辨修途、明境界、定规则,助众生循道而行,避劫证真。
修法之基,在于“本源”。天界仙修禀清气,修仙界人修承人气,幽冥修者纳阴气,六道生灵各有其源——天人道借天界灵气,人道凭凡躯悟理,阿修罗道以战意淬魂,畜生道依本能化形,饿鬼道寻生机补魂,地狱道承业火炼体。然万变不离其宗,皆以“引源入体、炼气化神、炼神返虚、合道归真”为脉络,唯因界域不同、生灵本源有异,修法路径各有侧重,此总纲所列,皆为三界六道共通之理与各域专属之法,供修者参详。
第一卷·修法境界总览
第一章·基础三境(凡修之始)
三界六道修者,初入门径皆需历经“引气、筑基、凝丹”三境,此为凡修之基,过此方可入仙、入冥、入道。
第一节·引气境
- 核心要义:感知界域本源之气,引气入体,打通周身经脉,奠定修法根基。
- 三界差异:
- 天界:引气多为“天界清气”,此气纯净无杂,引气时需借三十三重天星力,以“观星引气法”为主,初引气即可感星辰运转,经脉通透速度较他界快三成。
- 修仙界(人界):引气为“天地元气”,杂含人间烟火气、山川草木气,需以“吐纳法”滤杂存纯,初修者多择名山大川(如昆仑残脉、蜀山余峰)为引气之地,借山川灵气助引气成功。
- 幽冥轮回:引气多为“幽冥阴气”“业火之气”,前者需以“聚阴诀”纳气,后者需以“淬体诀”抗火灼,初引气易受阴气侵体,需辅以“镇魂符”稳魂,业火引气则需先炼肉身,免被业火焚毁。
- 六道适配:
- 天人道:天生近天界清气,引气境多在七日之内完成,无需刻意择地,仅凭自身天赋即可引气入体。
- 人道:需借外物辅助(如引气丹、灵草),普通修者引气需三月至半年,资质佳者可一月内成。
- 阿修罗道:以战意驱动引气,引气时需伴“战意嘶吼”,借战意冲开经脉,引气速度快于人道,但易因战意过盛导致经脉受损,需修“敛意诀”平衡。
- 畜生道:多凭本能引气,需先开启灵智(如吞服开灵丹、受高人点化),灵智开后引气需半年至一年,部分天生灵物(如九尾狐、玄龟)可跳过开灵,直接引气。
- 饿鬼道:引气需先寻“生机之气”(如人间香火、修士逸散灵气),以“噬气诀”纳气补魂,引气成功后可暂解饥饿之苦,引气周期不定,视寻得生机之气多寡而定。
- 地狱道:引气以“业火之气”为主,需在十八层地狱特定区域(如火山狱、炙烤狱)修炼,引气时业火会灼烧肉身与魂魄,需以“抗火诀”炼化业火,引气成功后肉身可抗普通火焰,引气周期多为一年,中途放弃者多被业火焚魂。
- 注意事项:引气时需心无杂念,若被外界干扰(如战乱、妖邪侵袭),易导致“走火入魔”,轻则经脉阻塞,重则修为尽废。初修者需寻安全之地,或有师长护持,不可贸然引气。
第二节·筑基境
- 核心要义:引气入体后,以自身灵力冲刷丹田,将气态灵力凝为液态,在丹田内筑“道基”,道基稳固则后续修途顺畅,道基崩坏则修为止步。
- 道基种类:
- 凡基:普通修者所筑,道基呈“白色液态”,灵力纯度一般,后续晋阶概率约三成,为三界六道最常见道基。
- 灵基:资质佳者或借灵物(如筑基丹、灵脉)所筑,道基呈“青色液态”,灵力纯度高于凡基,晋阶概率约六成,修仙界宗门弟子多筑此基。
- 仙基:天界修者或受仙缘者所筑,道基呈“金色液态”,含天界清气,灵力纯净且浑厚,晋阶概率约八成,天人道修者天生可筑此基。
- 冥基:幽冥修者所筑,道基呈“黑色液态”(阴气所筑)或“红色液态”(业火所筑),前者擅隐匿、后者擅攻击,晋阶概率约七成,地狱道、饿鬼道修者多筑此基。
- 道基:道尊亲传或悟透本源者所筑,道基呈“七彩液态”,含道之碎片,晋阶概率近九成,鸿蒙宗弟子需经道尊许可,方可尝试筑此基。
- 三界修法差异:
- 天界:筑基建以“星辰法盘”,借三十三重天星辰之力淬炼道基,筑基时需在“观星台”静坐七七四十九日,引北斗七星、南斗六星之力入丹田,道基成后可借星力快速恢复灵力。
- 修仙界:筑基多以“灵脉为引”,择灵脉汇聚之地(如灵脉眼),服下筑基丹后,以“九转筑基诀”运转灵力,冲刷丹田九次,每次冲刷需消耗大量灵草,道基成后可与灵脉建立联系,随时汲取灵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