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之海的涛声亘古不变,却在起源殿外敛去了凛冽锋芒——这座悬浮于混沌边缘的殿宇,以鸿蒙盘为基、起源珠为核,自洪荒碎裂成三界六道后,便成了万法起源的静谧港湾。此刻,殿内「蕴魂阁」中,九道鎏金阵纹正绕着一方玉台缓缓流转,阵眼处的起源珠悬于半空,淡紫色的光晕如流水般漫溢,落在玉台中央那缕近乎透明的残魂上,似在唤醒一段沉睡了万古的洪荒记忆。
龙宇一袭玄色道袍立于阁外,万亿丈的九爪金龙本体早已敛去,只留挺拔身影映在阁门的云纹雕花上。他垂眸望着阁内流转的珠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鸿蒙盘——这本命法宝曾推演过无数劫数,却在三百年前算出「红云残魂尚存一线生机」时,让他这位证道道境、俯瞰诸天的存在,难得生出了几分波澜。
“道尊,蕴魂阵的灵力已稳定在九成,起源珠的本源之力正逐步渗透残魂的裂隙。”玄空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鸿蒙宗大长老手持记载着洪荒秘史的《万灵录》,书页间还夹着当年红云在紫霄宫听道时留下的半片云纹玉符,“只是...红云道友的残魂历经龙汉劫的余波、巫妖劫的战火,又在洪荒碎裂时被混沌气流冲散了三成灵识,即便苏醒,恐怕也需许久才能恢复神智。”
龙宇微微颔首,目光透过阁门落在那缕残魂上。他想起初次感知到这缕残魂的场景——那是封神劫落幕、洪荒碎成三界六道的第三年,他以道力巡视散落的洪荒碎片时,在一片漂浮于星域边缘的「陨仙岩」下,发现了这缕被混沌寒气冻僵的灵息。彼时残魂微弱得近乎湮灭,若不是其中还残留着当年紫霄宫听道时沾染的鸿钧道韵,以及一丝与镇元子结义时的本命契力,恐怕早已消散在虚无之中。
“起源珠的本源,本就是「生」与「复」的极致。”龙宇的声音带着道境特有的沉稳,似能抚平一切躁动,“当年红云为护镇元子,硬接罗喉残部的「灭神焰」,灵核受损;后又在巫妖劫中为救人族修士,被妖将的「碎魂箭」穿破识海——他的残魂能撑到今日,靠的不是修为,是心劫未了。”
玄空闻言低头看向《万灵录》,书页上记载着红云的过往:这位洪荒初期的先天大能,本是先天云气所化,性情温和,不喜争斗,却因与镇元子结义、持有「九九散魄葫芦」,无端卷入了龙汉初劫的纷争;巫妖劫时,他见人族被妖兵屠戮,不顾自身修为未复,率门下弟子阻拦,最终落得魂飞魄散的下场。书中最后一句,是玄空当年听镇元子提及红云时,特意记下的感叹:“红云道友一生求「仁」,却因仁而亡,何其憾哉。”
就在这时,蕴魂阁内突然泛起一阵异动——起源珠的紫色光晕骤然收紧,化作无数细丝钻入残魂之中,原本近乎透明的灵体上,竟缓缓浮现出一缕淡红色的云纹。紧接着,残魂轻轻颤动起来,像是沉睡之人即将苏醒时的呼吸,微弱却清晰。
“道尊!”玄空眼中闪过惊喜,连忙上前一步,却被龙宇抬手拦下。
“莫急,灵识归位需循序渐进。”龙宇的指尖凝出一丝道力,轻轻点向蕴魂阁的阵眼,“他的残魂中,还锁着当年被「碎魂箭」撕裂的记忆碎片,若强行唤醒,恐会伤及本源。”
话音刚落,起源珠的光晕再次变化——紫色的光丝开始在残魂周围编织出一幅幅模糊的画面:那是紫霄宫外,红云与镇元子并肩而立,手中捧着刚从鸿钧处得到的「鸿蒙紫气」,笑得眉眼舒展;是龙汉初劫时,他挡在镇元子身前,硬生生接下魔祖罗喉一缕魔气,嘴角溢血却仍笑着说“贤弟无事便好”;是巫妖劫的战场上,他看着满地人族尸骸,眼中满是痛惜,转身冲向妖兵时的决绝...
这些画面如走马灯般流转,残魂的颤动也越来越剧烈,淡红色的云纹逐渐蔓延,灵体的轮廓也清晰了几分。忽然,画面停在了洪荒碎裂的那一刻——混沌气流如怒涛般席卷而来,红云的残魂被气流裹挟着,眼看就要被撕成碎片,就在这时,一缕微弱的金色道韵从虚无中传来,将他护在其中。
“那是...道尊当年留下的护魂之力?”玄空轻声问道。
龙宇点头:“洪荒碎裂时,我察觉有先天大能的残魂在混沌中挣扎,本想施救,却因需稳定三界通道而耽搁。待我赶去时,他已被混沌寒气冻僵,只能先以道力护住他的灵核,带回起源殿。”
说话间,蕴魂阁内的紫色光晕突然暴涨,起源珠发出一声轻鸣,残魂上的淡红色云纹骤然凝聚,化作了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紧接着,一道微弱却清晰的声音,从轮廓中传了出来:“镇...镇元子贤弟...你在哪...”
声音沙哑,带着刚苏醒时的虚弱,却让玄空瞬间红了眼眶——这声音,与《万灵录》中记载的红云声线,分毫不差。
龙宇眼中也泛起一丝暖意,他缓缓推开蕴魂阁的门,迈步走了进去。起源珠的光晕在他周身流转,自动让出一条通路。当他走到玉台前时,那模糊的人形轮廓缓缓抬起头,一双尚未凝聚实形的眼眸,望向了龙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