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林昊扛着锄头走向新开垦的田地。这片位于山坳间的土地是他们半个月前找到的,远离官道,人烟稀少,正是隐居的理想之地。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让他暂时忘却了流亡的疲惫。
爹爹!两岁的林朝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小手试图抓住翻飞的蝴蝶。这孩子天生与土地亲近,每到田间就格外活泼。
苏清月在家门口纺纱,织机发出规律的声响。她的动作娴熟自然,仿佛早已做过千百遍。偶尔抬头望向田间的丈夫和儿子,眼中满是温柔。
这里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村民们淳朴善良,对外来的林昊一家很是照顾。石坚在村尾建了间木屋,平日里除了帮林昊干农活,还会教村里的年轻人一些强身健骨的功夫。
林兄弟,你这庄稼种得可真好。老村长拄着拐杖走来,看着绿油油的秧苗连连称赞,比我们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人还在行。
林昊抹了把汗,笑道:可能是这块地特别肥沃。
他心中也有些诧异。自从开始农耕,他就发现自己对土地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浇水,仿佛天生就知晓。更奇怪的是,经他手的作物总是长得格外茁壮,连虫害都很少见。
与此同时,苏清月的织布手艺也在村中传开了。她织出的布料质地细腻,在月光下会泛着淡淡的银辉。村中的姑娘媳妇们都来向她请教,她总是耐心指导。
月娘子这双手真是巧啊。李婶看着她织出的锦缎,爱不释手,这花纹,这质地,比县城里最好的绸缎庄出的还要好。
苏清月浅笑不语。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当夜深人静时,织机旁总会莫名地泛起月华,那些精美的花纹几乎是在月光中自然成型的。
这天傍晚,林昊在田里发现了一件怪事。一株稻穗上竟然结出了五色米粒,在夕阳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这是...他谨慎地摘下这株稻穗,准备带回去给妻子看看。
就在他弯腰时,眼角瞥见山腰处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那身影快得不可思议,绝不是寻常村民。
石兄。晚饭时,林昊压低声音,今天我在田里看到了可疑的人。
石坚神色一凛:我也注意到了。最近村子里来了几个生面孔,说是行商的,但举止间透着古怪。
苏清月正在喂林朝吃饭,闻言手中的勺子顿了顿:他们...是冲着我来的吗?
不一定。林昊握住她的手,但我们要做好准备。
夜里,等林朝睡熟后,三人聚在油灯下商议。
这个地方不能久留了。石坚说,那些人既然能找到这里,说明我们的行踪已经暴露。
苏清月却有些犹豫:可是春耕才刚开始,若是现在离开,这些庄稼...
性命要紧。林昊斩钉截铁,庄稼没了可以再种。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二天清晨,村里突然喧闹起来。几个村民急匆匆地跑来:林兄弟,不好了!山洪暴发,冲毁了上游的堤坝!
林昊立即组织村民抢险。洪水来势汹汹,眼看就要淹没整个村庄。就在这危急时刻,苏清月福至心灵,双手结印,一道月华屏障悄然出现,暂时挡住了洪水。
快!往高处撤!她大声呼喊,额间渗出细密的汗珠。
村民们忙着转移,无人注意到这奇迹般的屏障。只有石坚看在眼里,心中暗惊:苏清月对太阴之力的掌控越来越熟练了。
洪水过后,村庄损失惨重。良田被毁,房屋倒塌,村民们望着满目疮痍的家园,哭声一片。
不能就这么放弃。林昊站上一处高台,只要我们人还在,就能重建家园!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重整旗鼓。苏清月用医术救治伤员,石坚带领年轻人修复房屋,林昊则指导大家补种庄稼。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补种的庄稼长势格外好。不过半月,新苗就已经绿油油一片,长势比之前的还要旺盛。
真是奇了。老村长捋着胡须,我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快的庄稼。
林昊心中明白,这恐怕与他体内潜伏的四象道韵有关。这些日子,他越来越能感受到与大地的共鸣,仿佛一草一木都在与他对话。
与此同时,苏清月也发现了自己新的能力。她在救治伤员时,发现自己的月华之力能够加速伤口愈合。更神奇的是,有一次一个孩子误食毒蘑菇,生命垂危,她在情急之下竟用月华净化了毒素。
娘亲好厉害!小林朝睁大眼睛,崇拜地看着母亲。
苏清月却忧心忡忡。这些超乎常理的能力让她不安,她害怕会招来更大的麻烦。
果然,几天后,村里来了一个游方道士。这道士在村里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林昊家门口。
贫道途经此地,见贵宅祥云笼罩,月华流转,特来拜会。道士朝着苏清月躬身行礼。
苏清月心中一惊,强自镇定:道长说笑了,寒舍哪里来的祥云月华。
道士微微一笑,取出一面古镜:夫人请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