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长生不老印象日记 > 第150章 《五行养生法》立春焕新 功法融合启征程

1046年的立春来得悄无声息。先是窗棂上的冰棱子在夜里化了水,顺着木缝滴滴答答落在青砖地上,像谁在暗处数着时辰;接着是院角那株老梅,前日还裹着雪的花苞,忽然就挣开了裂,露出一星半点的红,混着泥土解冻的腥气,在风里散出清冽的香。我推开静室的门时,正撞见一只灰雀从墙头掠过,翅膀带起的风里,竟裹着一丝暖意——这便是立春了,天地间的阳气像刚醒的嫩芽,怯生生地从冻土下钻出来,带着要把整个冬天的沉郁都掀翻的势头。而我,也在这股新生的气里,迎来了修炼路上的一个岔路口:将《五行阵法》与过往习得的诸般功法相融,让那些散落的珠子,借着春日的阳气,串成一条完整的链。

说起来,这念头并非凭空生出。年前“守一”修炼时,体内五行之气日渐和顺,却总觉有层隔膜。就像园子里的菜畦,土是好土,水是好水,可若是田埂没修好,水便流不到该去的地方。那时我便发现,单靠《五行阵法》的吐纳调谐,虽能稳固脏腑之气,却难将其与天地间的大五行真正勾连——譬如练气时吸纳的木气,总在肺金边缘打个转就散了,不像师父当年说的那样,能“如江河汇海,畅行无阻”。直到除夕夜守岁,我翻检旧物,从一个褪色的布包里找出三卷泛黄的竹简,才猛然想起那些被我搁置许久的功法。

第一卷是《黄帝内经》中的“五行阵防疫法”残篇。那是五年前在疫区跟着老医官学的,当时只记了些“肺属金,其病在鼻,宜避燥气”之类的口诀,如今展开来看,竹简上竟还刻着“五运六气与脏腑相感图”:东方风木对应肝,其气在春易生疏泄,若配以“嘘字诀”吐纳,可引风气入筋;南方热火对应心,其气在夏易生躁动,若辅以“呵字诀”,可平心火入脉……这些字句像钥匙,忽然捅开了我脑中的某个结——《五行阵法》重“内阵”调和,而这防疫法,原是教人与“外阵”(天地之气)相感的。

第二卷是《青囊经》中的“地脉行气法”。那是三年前在终南山拜访一位老道长时所得,讲的是如何借山川地势布气,其中“天圆地方,气行八卦,左旋为阳,右旋为阴”的句子,与《五行阵法》中“八卦阵眼流转图”隐隐相合。只是那时我只顾着修炼体内阵法,觉得这“布外阵”的法子与己无关,如今再看,才悟到“内外本是一体”——就像人在屋子里呼吸,若门窗紧闭,再好的内息也会滞涩,唯有让屋外的风流通进来,才能吐故纳新。

第三卷最薄,是一页从《导引图》上拓下来的残片,画着几个模糊的人形,标注着“熊经鸟伸,引气入髓”的字样。这是我初学练气时的启蒙物,后来觉得“导引术”太过粗浅,便丢在了一旁。可此刻抚着那泛黄的纸页,指尖触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字句,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的“形不动,则气不行”——我之前总在静室打坐,虽能调气,却少了这“动形”之功,难怪气血流转总差了几分灵动。

这三卷东西,竟像是为春日融合功法量身准备的。窗外的风又暖了些,檐下的麻雀开始叽叽喳喳地叫,像是在催我动手。我将蒲团挪到窗边,让晨光落在竹简上,先从“内阵”与“外气”的勾连试起。

往日练《五行阵法》,吸气时只想着“纳五行之气入丹田”,如今试着加入防疫法的“五音吐纳”。寅时天地气交,东方渐白,正是肝木当令。我站在院中,松肩沉肘,先按《五行阵法》要诀,凝神观想肝位阵眼亮起青绿色光晕,再依“嘘字诀”,缓缓吐出“嘘——”音,舌尖轻抵上颚,气从齿间送出,想象这股气如春风拂过柳枝,带着东方的木气,顺着鼻腔、喉咙,一路沉入肝腑。初时总不得要领,吐纳的节奏与体内阵眼流转不合拍,往往“嘘”字还没吐完,肝位的木气就乱了分寸,像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竹丛。

接连三日都是如此。有时气吸得太急,木气冲得头晕目眩;有时吐得太慢,又让肺金之气趁机压制了木气,胸口发闷。直到第四日清晨,我望着院角抽出新芽的柳树忽然开窍——春日的风是“生风”,不是“烈风”,吐纳也该像春风拂柳,轻柔而有韧劲。于是不再刻意控制气息,只让“嘘”音随着呼吸自然流出,同时观想肝位阵眼如柳枝般轻轻摆动,木气顺着摆动的节奏,一点点与外界的春风相融。忽然间,一股清冽的气从指尖涌入,顺着手臂的经脉直抵肝位,与体内的木气撞在一起,却没像往常那样冲突,反而像两滴露水汇入一汪清泉,瞬间漾开。我心中一喜,知道这是“内木”与“外木”接上了气——原来防疫法的吐纳,不是要“引气入内”,而是要让体内的气“与外气共鸣”,就像琴弦与歌声共振,才能发出最响的音。

尝到了甜头,便更有劲头。接着试“呵字诀”调心火。午时阳光最盛,南方火气蒸腾,我坐在廊下,观想心位阵眼的红焰,缓缓吐出“呵——”音,舌尖下压,气从舌面送出。这一次有了经验,不急于求成,只让声音与心跳的节奏相合。起初心位的火气有些浮躁,像被阳光晒得发烫的水面,随着“呵”音渐匀,那红焰竟一点点收敛,化作温润的暖光,顺着血脉流到四肢百骸。我忽然想起冬日里心火过旺时的灼痛感,再对比此刻的温润,才明白“融合”不是加法,而是减法——减去多余的燥气,让内外之火既不相抗,又能相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