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十五)
(七十六)
初夏的晨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柳溪村小学的操场上洒下斑驳的光点。欧阳岚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孩子们陆续走进校园。几年时光流转,她眉宇间的青涩早已褪去,沉淀下的是如溪水般的沉静与坚定。陈默的交流期结束,已回到镇中心小学,但他们共同推动的“青禾工作室”(由原来的资源中心升级而来)已成为连接两校、乃至辐射周边学区的坚实桥梁。
桌上,放着两封信。一封是王小明从省农业机械研究院寄来的,他因在技校表现优异,被推荐进入研究院的培训项目深造。信里夹着一张他在现代化农机实验室的照片,背景是精密的仪器。另一封,是来自邻省一个偏远县的教育局的邀请函,希望她能去分享“青禾工作室”的经验,帮助他们启动类似的项目。
她拿起王小明的信,指尖拂过照片上那张自信的脸庞。从那个用树叶贴小船、害怕提问的男孩,到如今站在科技前沿的青年,他的成长,是对她所有努力最有力的回证。而那份邀请函,则预示着她的路,将通向更远的地方。
(七十七)
“青禾工作室”首次面向全区的公开研讨日定在六月中旬。主题是:“扎根与生长:乡土课程的实践与展望”。欧阳岚是当然的主讲人。这一次,她没有丝毫紧张,只有一种即将与众多同行分享、碰撞的期待。
陈默提前一天过来帮忙布置场地。工作室里,陈列着多年来积累的课例、教具、学生作品,还有省资源库的成果展示。墙上,那张王小明送的树叶小船画被端端正正地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准备好了?”陈默问,目光温和。
欧阳岚环顾这间从库房蜕变而来的、充满生机的小屋,点了点头,眼神明亮:“准备好了。”
研讨日当天,小小的柳溪村小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来自区内外的几十位教师、教研员坐满了临时布置的会场,甚至还有闻讯而来的家长和村民站在窗外。欧阳岚站在台前,身后的大屏幕上是“青禾工作室”的标识——一株破土而出的、姿态坚韧的禾苗。
(七十八)
她的分享,依旧从故事开始。从初来时的迷茫,到深夜库房里的灯光,从竞赛课的忐忑,到省城论坛上的从容,从一个个像王小明这样的孩子身上看到的微光,到与陈默和伙伴们并肩前行的温暖……她讲述失败与成功,讲述坚守与突破,讲述对教育本质日益深刻的理解。
她没有回避乡村教育的困境,但也充满力量地展示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资源、创造可能。她展示着孩子们用泥巴捏出的几何体,用秸秆搭建的房屋模型,记录村庄变迁的稚嫩笔触。
“教育,不是把所有的孩子都塑造成同一个模样,”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而是帮助每个独特的生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土壤,然后,向着阳光,努力生长。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相信种子的力量,守护生长的过程,静待花开,或者,看着一棵树苗长成栋梁。”
她的讲述引发了强烈的共鸣。讨论环节,许多一线教师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困惑与尝试,会场充满了真诚交流的热烈气氛。欧阳岚看着这一切,仿佛看到无数颗“青禾”的种子,正从这间小屋,被带往四面八方。
(七十九)
活动圆满结束。送走最后一批客人,校园重归宁静。夕阳西下,将天地染成一片温暖的金橙色。欧阳岚和陈默漫步到熟悉的田埂上。稻禾正在抽穗,在晚风中泛起柔和的波浪。
“接下来,有什么具体打算?”陈默问,目光落在远处。
“邻省的邀请,我打算去看看。”欧阳岚说,声音平静,“‘青禾’的经验如果能在别处也发芽,是好事。”她顿了顿,看向他,“不过,根在这里。我会回来。”
陈默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用草茎编织成的戒指,样式朴素,却带着田野的清新气息。
“欧阳岚,”他的声音在暮色中格外郑重,“我知道你的心里装着很大的世界。我不求你只看着我,只守着我们的小家。我只想,在你奔向你的世界时,我能一直在你身边,和你并肩。你愿意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场景,只有稻田、晚风,和一颗最真诚的心。欧阳岚看着他眼中清晰的自己的倒影,看着他手中那枚独一无二的“戒指”,心中被一种巨大而安稳的幸福填满。她伸出手,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泪光和星光:“我愿意。”
(八十)
一年后的秋天,欧阳岚和陈默的婚礼简单而温馨,就设在柳溪村小学的操场上。学生、家长、同事、乡亲们挤满了院子,笑声和祝福声此起彼伏。王小明特意请假回来,作为“娘家人”代表送了贺礼——一台他参与调试的、小巧的智能农业机器人模型,寓意着科技与土地的融合。
婚后,欧阳岚依然忙碌。她接受了邻省的顾问邀请,不定期前往指导,也将外地的好经验带回。“青禾工作室”在她的带动和陈默的协助下,愈发茁壮,成了区域教育创新的一张名片。她开始动笔撰写《青禾札记》,记录下这十年走过的路。
又一个新学期开始,欧阳岚站在一年级教室的门口,迎接又一批懵懂稚嫩的小脸。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墙上那幅树叶小船画,也照亮了孩子们清澈好奇的眼睛。
窗外,稻田金黄,丰收在望。一代代孩子在这里成长,一位位教师在这里坚守。教育的生命之河,就这样静静流淌,滋养着每一株渴望向上的“青禾”。
欧阳岚知道,她的故事,只是这片广阔田野中微小的一页。但这一页,因为真诚的付出、坚韧的成长和温暖的陪伴,而充满了意义。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整地写下第一个字,就像十年前一样。
只是这一次,她的笔触更加沉稳,目光更加温柔,内心更加笃定。
风过青禾,万物生长。故事,从未结束,只是在不同的角落,由不同的人,以同样的爱与智慧,继续书写下去。(全文终)
喜欢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荷叶闲客中短篇小说选集四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