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三)
科技馆的穹顶下,小辉兴奋地指着模拟太空舱:“爸爸,你看!我们可以进去吗?”
李志远看着儿子发光的眼睛,心中涌起一阵酸楚的温暖。过去的几年里,他错过了太多这样的时刻。
“当然可以。”他拉着儿子的手,两人一起钻进狭小的太空舱模拟器。当舱门关闭,四周屏幕展现出浩瀚宇宙时,小辉惊喜地哇了一声,不自觉地抓紧了李志远的手。
那一刻,李志远感到一种久违的完整感。
从科技馆出来后,他们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面馆。小辉叽叽喳喳地说着太空、星球和外星人,李志远认真听着,不时提出问题。
“爸爸,你以后还会经常带我来吗?”小辉突然安静下来,小心翼翼地问。
李志远放下筷子,正视着儿子的眼睛:“每周都来,只要你愿意。爸爸保证不会再失约了。”
“那妈妈也能一起来吗?”
李志远顿了顿:“这要问妈妈的想法。不过即使妈妈不来,我们俩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对不对?”
小辉点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还算满意。
送儿子回家时,林静开门迎接。她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头发也渐渐长出来了,虽然还很短,但配上她瘦削的脸庞,竟有种别样的美感。
“妈妈,我们今天去了太空馆!爸爸还教我认识了所有的行星!”小辉兴奋地扑向母亲。
林静微笑着抚摸儿子的头:“快去洗手准备吃饭了。”
小辉跑进屋里后,门口只剩下两人。一种微妙而尴尬的气氛弥漫开来。
“谢谢您,”李志远说,“他今天很开心。”
“你也进来坐坐吧。”林静出乎意料地邀请,“小辉念叨了好几天想给你看他新拼的乐高。”
李志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走进曾经的家,他发现这里有了些变化:客厅多了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种书籍;阳台变成了一个小花园,种着多肉植物和几盆香草;墙上挂了几幅新的水彩画,署名是“静”。
“你开始画画了?”李志远惊讶地问。
林静微微脸红:“化疗期间为了分散注意力学的,后来发现挺喜欢。”
小辉拿出自己拼的乐高飞船,自豪地展示给父亲看。李志远认真欣赏,提出几个改进建议,父子俩头凑头讨论起来。林静在一旁看着,眼神复杂。
晚饭后,李志远帮忙洗碗。林静擦着桌子,状似随意地说:“周明前天给我打电话了,说你们合作的项目进展不错。”
李志远愣了一下:“他联系你了?”
“他说你变了很多,比以前踏实多了。”林静停顿了一下,“我很高兴听到这个。”
李志远擦干手,转身面对前妻:“静静,我...”
“别说,”林静轻声打断,“就这样挺好的。保持现状。”
回去的路上,李志远回味着林静的话。他明白那是温和而坚定的界限——她欣赏他的改变,但并不打算重新接纳他进入她的生活。这让他既失落又释然。
公司的新项目逐渐走上正轨。李志远不再好高骛远,而是专注于做好每一个小订单。他搬出了酒店式公寓,租了一个简单的一居室,学会了自己做饭打扫。生活变得简单而有规律。
每周六他雷打不动地接小辉出去玩,偶尔会送他上兴趣班,在教室外与其他家长一起等待。那些年轻父母谈论着育儿经和学区房,李志远安静地听着,发现自己第一次真正理解“生活”这个词的含义。
一个周六,他送小辉回家时,发现林静脸色苍白地躺在沙发上。
“妈妈头疼,”小辉小声说,“一整天了。”
李志远立即上前:“静静,怎么了?需要去医院吗?”
林静勉强睁开眼睛:“老毛病了,医生说可能是化疗后遗症。休息一下就好。”
李志远不容分说地打电话咨询了医生朋友,然后去厨房煮了粥,安顿小辉做作业,又找来冰袋为林静冷敷。一系列动作自然而流畅,让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你变得不一样了。”林静轻声说。
“人总是会变的,只是有时候太晚了。”李志远苦笑。
那晚,他等到林静好转后才离开。走出楼道时,夜空清澈,星星点点。他想起多年前与林静一起在出租屋天台上看星星的夜晚,那时他们一无所有,却拥有彼此和整个星空。
时间带走了太多,也教会了太多。
随着公司业务稳定,李志远开始有余力思考未来。周明提出扩大合作,但他婉拒了。
“我想专注于现在的规模,做好做精而不是做大。”他对周明说。
周明惊讶地看着他:“这不像你说的话。”
“人总会变的。”李志远笑了笑。
事实上,他有了新的计划。经过市场调研,他发现了一个细分领域——为小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管理软件。这领域利润不高,大公司看不上,但确实有很多小企业需要。
更重要的是,这让他想起自己创业初期的艰难。如果有合适的工具,或许很多小企业能少走弯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