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情绪已经调动起来,祁同伟抬手示意安静,再次举起喇叭。
他刚一开口,全场立刻又恢复了肃静。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这些凶手残害同胞,
你们来这儿,是想亲眼看着他们伏法。
可这次行刑,不只是我们在看,
全国媒体、外国使团、国际社会都在关注。
老话说得好,人一过百,形形色色,
谁也难保不出意外。
这么大规模聚集,万一发生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请大家放心,行刑全过程会在新闻联播同步直播。
只要打开电视、手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已经在公告里说明了这一点,
可能有些乡亲还没看到,我现在再提一遍。
如果准备工作给大家带来不便,还请多多包涵。
回家观看,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当然,要是实在想来现场看看,我们也设了外围区域,
就在后面那条警戒线之外,专门留给群众围观。
我知道有人会问,为啥要隔那么远?
原因有三。
第一是安全。
执行任务的是武警精锐,但子弹不长眼。
万一明天那些亡命之徒临刑挣扎,引发骚动,
士兵出于防卫开枪,流弹误伤谁都不愿意看到。
所以拉远距离,是为了保大家周全。
第二,是照顾受害者家属的感受。
明天我们会请死难者的亲人到场。
都是一个地方长大的,抬头不见低头见,
有些话我不多讲,大家心里都明白。
第三,明天会有外国驻华使节和记者到场记录。
这是我国首次对九名外籍罪犯执行死刑,
举国关注,国际瞩目,必须慎之又慎。
为了现场秩序,也为了国家形象,
必要的管控措施不能少。
所以我建议大家,尽量回家收看直播。
这种场面,对人的心理冲击不小,
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容易受刺激。
我们不强制疏散,但该提醒的还得说。”
祁同伟这一番话,说得坦诚而务实。
现场大多是京州本地人,听得懂其中的分寸与苦心。
有些人笑着点头:“厅长说得在理”,转身离开了。
但也有一部分人仍不愿走,喊着口号,坚持要留下。
面对这种情况,祁同伟没再多言,
只是朝身旁警员微微点头。
下一刻,公安队伍重新列阵,组成人墙,
缓缓向前推进,一步步将人群引导至划定区域。
直到所有人都退到警戒线外,才停下脚步。
望着剩下那一半依旧不肯散去的人群,
祁同伟轻轻叹了口气,目光复杂地望向远方。
这事儿也没辙,老百姓就爱看这种场面。
天边刚露出点鱼肚白,晨光微亮。
一队全副武装的武警走进现场,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带队的大校朝祁同伟敬了个礼,随即指挥士兵迅速布防,封锁四周。
祁同伟神色平静,心里却清楚,这种场合由不得他推脱。
安保必须到位,而这些被选中的战士,个个神情肃穆,列队待命,只等一声令下。
紧随其后的是各国使馆的代表。
京州虽不是首都,但也设有多个外国领事机构。
这些人今天来得并不寻常,个个带着目的。
毕竟眼下汉东这局势,实在太过反常。
咱们国家一向以宽和示人,对外形象也素来温和克制。
可这次的事,明显打破了惯例。
别说别的,判了死刑也就罢了,大家都能理解。
可偏偏要公开枪决,还是头一回。
这种阵仗,难免让人揣测背后深意。
各国使节心里都打着鼓,想亲眼看看,这场面到底是个什么名堂,是不是和以往那些案子一样,只是走个过场。
祁同伟身为现场最高官员,不得不一一应酬。
省里几位主要领导全都避而不见,仿佛这事跟他们毫无干系。
可他不一样,既是证法委书籍,又是公安厅一把手,躲都没处躲,只能硬着头皮撑住。
当他和丑国大使打上照面时,总觉得对方眼神不太对劲。
那双眼睛里藏着点别的东西,像是试探,又像在等什么反应。
可那大使毫不掩饰,反而笑着开口:
“祁书籍,待会儿能不能赏个脸,一起吃顿午饭?我到京州这么久,一直没机会和您好好聊聊。
这次的事,我确实很佩服您的魄力。
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
祁同伟微微一怔。
这话听着客气,可味儿不太正。
他是干公安的,对国家安全那套门儿清。
他知道,驻外使馆表面是外交机构,背地里往往另有用途。
哪个国家都一样,只是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挑明。
可眼下这位大使主动递话,还说得这么直白,反倒让他不好回绝——毕竟这是外交场合,一顿饭的事,人家代表的是整个丑国,真要当面驳了,等于撕破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