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你前段时间抓的欧阳,李达康的夫人。
你知道那事的后果有多严重吗?当着李达康的面,从车上把她带下来,这是结死仇了!要不是这次老师当上了省掌,你早就不安稳了。
李达康没找你麻烦,是因为你多正义?做梦吧!那是因为老师在。
因为老师在,他才没动你。
你还想着抓陈清泉来挑起矛盾,这谁教你的?办案是这么办的?”
祁同伟一连串质问,让侯亮平脸色瞬间苍白。
祁同伟没有提侯亮平搜查他家的事,算是给他留了点面子。
但即便如此,这一番话也足以让他羞愧难当。
可惜的是,侯亮平的想法和祁同伟完全不同,他走的是另一条路。
他坚信自己没错,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义的,是法律赋予他的责任。
在他眼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不分派系、不问背景,只有违法和守法的区别,就这么简单。
此时的侯亮平,心中早已积压了不少情绪,只是在别处不敢表达出来。
在这里,他从没把祁同伟真当上级,于是直接开口道:
“我办案,有自己的原则。
我是反贪局的人,只管贪腐。
其他的我不关心。
什么派系、什么得罪人,我都不怕。
这是我该做的事。
别说欧阳了,就是李达康犯了事,我也敢抓。
师哥你忘了,我不是还搜过你家吗?
你不也是高官?你怎么不说这会影响形象了?那是因为我是你师弟,你不愿意计较罢了。
我明说了,汉东这潭水,我不参与,也不在乎。
我只是按命令办事。
出了事,天塌了自有高个子顶着,我不怕。
我只在乎,有没有人借着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
这是我做这件事的初心,永远不会变。
你别想着护着我,也没这个必要。”
“我不需要你袒护,如果将来哪天你触犯法律——”
“老师违法,我照样依法办理!”侯亮平这话一出,祁同伟忍不住笑了。
这种肤浅的认知,也只有侯亮平这种远离尘世烟火的人才说得出口。
才娶了钟小艾几年,就摆出一副权贵子弟的姿态来了。
没有权贵的命,却染上了权贵的毛病,
不讲策略,只想着办案抓人。
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实际呢?
不考虑后果,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人人都不顾后果,统统抓起来,
那工作谁来干?民生谁来管?
你侯亮平能干?还是你上面再派人来?
政治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它讲究平衡,
各种力量之间相互牵制,
维持一种微妙的稳定。
**官员什么时候都能查,
关键要看影响是好是坏。
一个清廉却平庸的官员,
和一个有贪腐问题但政绩突出的干部,哪个更合适?
前者干满十年,百姓收入毫无起色,连口粮都成问题;
而后者调离时,兜里揣着一个亿,
地方经济稳步增长,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你说你会选谁?
当初丁义珍被带走,李达康为何大发雷霆?
在李达康看来,丁义珍虽然有问题,
但只要能推动发展、提升GDP,其他的都无所谓。
可在侯亮平眼里,这些人百害而无一利。
换成一般人,都会事先权衡利弊,先和省韦高层沟通,
考虑这个项目的政治影响,是等有人接替再动手,
还是工程大半完工后再处理。
好在李达康有能力,
迅速接手,才没让工程烂尾,
否则京州的经济恐怕得大受打击。
这不是孤例。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别说工程烂尾,
就是项目刚完成,找个理由把人一抓,
新来的人接手“摘桃子”,最后也可能是鸡飞狗跳。
这些还都是有计划的行动,尚且影响不小,
更何况侯亮平这种毫无章法的做法?
此刻,祁同伟站起身,直视着侯亮平,毫不掩饰地说道:
“你不考虑影响?有大领导给你兜底?你没有派系背景,所以无所谓?
那我给你个机会,现在就去省韦抓人吧,沙书籍就在那儿,
我把证据给你,你现在就去!”
祁同伟一句话,让侯亮平一时语塞。
他没想到对方竟敢如此直言。
他在汉东这么有底气,是因为他是沙瑞金的人。
那是比高育良更硬的靠山,所以他才敢不计派系。
他本就是打破派系格局的那把刀。
如今祁同伟这番话,
彻底撕掉了他的遮羞布,他眼神阴冷地盯着祁同伟。
祁同伟毫不退让,继续厉声说道:
“别用那种眼神看我,你以为我稀罕管你?要不是老师亲自交代要我配合你,
我根本不会搭理你!别以为沙书籍离不开你,
你能在汉东站稳脚跟,不过是靠钟小艾和老师的背景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