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州治府邸。
大堂之内,气氛肃然。梁柱巍峨,撑起一片略显昏暗的空间,唯有堂外庭院的天光,透过窗棂,洒下几缕斑驳的光影,落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也落在主位上那人的身上。
曹操,一身玄色锦袍,腰束玉带,面容算不上俊朗,却自有一股雄视天下的气度。他端坐于上首的楠木大椅上,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扶手,目光缓缓扫过堂下肃立的一众文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酒气,却丝毫冲淡不了那股山雨欲来的凝重。
堂下两侧,文武分列。
武将一列,最前两人身形最为魁梧。左边是典韦,虎背熊腰,面容黝黑,一身短打,露出虬结的肌肉,背后交叉斜挎着两柄重铁戟,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仿佛一尊守护神,牢牢守住堂门方向。右边是许褚,同样身材壮硕,面容憨厚中带着悍勇,手持一柄沉甸甸的大刀,立在那里便如同一座铁塔,气息沉稳,不动如山。
在他们身后,立着两位气度截然不同的统帅。一人面容刚毅,眉宇间自有一股沉稳厚重之风,正是乐毅。他虽身着甲胄,却难掩那份久经沙场、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气,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战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另一人则显得更为锐利,甚至带着几分桀骜与锋芒,正是庞涓。他身材挺拔,甲胄鲜明,眼神中透着一股争强好胜的锐气,仿佛随时准备挥师冲锋,撕裂敌军的阵线。
文臣一列,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或身着儒雅长衫,或着官袍,虽无武将的悍勇,却自有一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计之气。
为首的几位,皆是当世顶尖的谋士。郭嘉斜倚着廊柱,身形略显单薄,面容带着几分病容,却眼神灵动,嘴角时常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浅笑,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早已将局势了然于胸。苏秦则是一身合纵连横的气度,目光流转间,带着洞察人心的锐利,仿佛随时能说出一番打动人心的言辞,联合各方力量。王猛一身朴素,面容清癯,眼神沉静如水,透着务实与坚韧,自有一股王佐之才的稳重。荀彧站得笔直,面容方正,神情肃穆,眼中闪烁着对汉室与理想的执着,一丝不苟,尽显王佐之风。戏志才则相对沉默,他身形瘦削,眼神幽远,仿佛藏着无尽的计谋,不轻易开口,开口则往往切中要害。荀攸立于荀彧身侧,更显沉稳内敛,智计深沉,不善张扬却总能于关键时刻献上奇策。程昱面容刚毅,带着几分严厉,眼神锐利,行事果决,有股狠辣之气。庞统虽相貌平平,甚至略显粗犷,却眼神明亮,透着一股不拘一格的智慧与洒脱,自有其过人之处。
曹操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最终收了回来,那轻叩扶手的手指也停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在寂静的大堂中响起:
“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所为何事,想必诸位心中也已有数。”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了几分,“如今天下格局,已生巨变。那杨滔……”
提到“杨滔”二字,曹操的眉头微微蹙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有忌惮,有不甘,亦有一丝凝重。
“杨滔此人,起于微末,却手段凌厉,短短时日,竟已覆灭西川刘彻。” 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如今,他手握西川、并州、豫州、西凉、南阳、汉中、荆州、关中……大半个天下,皆已入其彀中!”
话音落下,堂下众人脸上皆露出凝重之色。虽然早已听闻杨滔势力膨胀的消息,但由曹操亲口一一点出其占据的疆域,那种铺天盖地的压迫感,才真正清晰地呈现在每个人心头。
西川的险峻,并州的铁骑,豫州的腹地,西凉的精骑,南阳的富庶,汉中的天险,荆州的广阔,关中的形胜……这些地方,每一处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却尽归杨滔所有。其疆域之广,实力之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一方诸侯。
曹操环视众人,语气带着一丝沉重的自嘲:“反观我等,如今仅据兖州一地,虽励精图治,甲兵精练,然与杨滔相比,无异于……螳臂当车啊!”
“螳臂当车”四字,从曹操口中说出,让堂下不少人心中一震。这位向来心高气傲的曹公,竟会如此形容己方与杨滔的差距,可见局势之严峻,已到了何等地步。
典韦和许褚闻言,脸上露出怒容,握紧了手中的兵器,似乎想要反驳,但看到曹操凝重的神色,终究还是强压了下去。乐毅眉头紧锁,庞涓则是眼神一厉,带着几分不服气,却也明白曹操所言非虚。
文臣们则各有思索。荀彧面色沉凝,显然在思考应对之策;王猛眼神闪烁,似乎在权衡利弊;戏志才依旧沉默,但眼神却更加深邃;荀攸、程昱等人也都神色严肃,陷入了沉思。
就在此时,一直斜倚着的郭嘉忽然站直了身体,脸上那漫不经心的笑容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的光芒。他上前一步,对着曹操拱手行礼,朗声道:“主公所言极是,杨滔之势,已成燎原,若再任其发展,我等危在旦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