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针,扎破了彦宸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以为的“共情”。
“你不明白,”她重复了一遍,抬起眼,那双古井般的眸子里,倒映着他错愕的脸,“我今天一整天,脑子里反复想的,让我喘不过气的,其实不是那个‘幽灵’。”
彦宸彻底愣住了。他所有的思绪,都还停留在那个“活的纪念碑”所带来的巨大悲伤与荒谬感里,却没想到,这竟然还不是问题的核心。
张甯已经完全掌控了自己的情绪。那场几乎将她撕裂的情感风暴,似乎已经被她用某种强大的、看不见的内在秩序,重新收纳、打包、归档。此刻的她,又变回了那个逻辑至上、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张甯。她看着他,用一种近乎于解剖的、分析案例的语气,缓缓道来。
“如果仅仅是这种程度的荒谬和痛苦,”她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案例,“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她将那杯已经不怎么温的水推开,双手的手指交叉,放在桌上,形成一个稳固的、带有防御意味的姿态。
“昨天晚上,我想了很久。从我懂事起,我就知道我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幽灵’。为了不让自己被这个巨大的黑洞吞噬,我给自己建立了一套系统。”她看着彦宸,像一个资深的工程师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我的大脑,就像一个审判庭。所有的情绪、痛苦、不解、荒谬……它们都不是我的主人,而是被押上被告席的犯人。”
“我会成为法官,冷静地审视它们,分析它们的成因,解构它们的逻辑。我会问自己,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它在逻辑上是否构成一个无解的悖论?如果无解,那么接受这个悖论,并与它共存的最低成本是什么?”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用逻辑去平衡情感,用理性去稀释痛苦。这套系统,很管用。”
她顿了顿,目光转向窗外那片灰蒙蒙的天空。
“所以,昨天晚上我看到那张画稿,知道我名字的由来时,我的系统确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活的纪念碑’……这个悖论太强大,太残忍,它几乎让我的审判庭当场崩溃。”
“但是,”她的话锋一转,那双眼睛重新聚焦,闪烁着一种近乎于残酷的清明,“在最初的震惊过去之后,我的系统又开始自动运转了。我强迫自己抽离出来,不再把自己当成那个‘纪念碑’,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去分析我母亲的行为。”
彦宸屏住了呼吸,他知道,这才是她真正想说的。
“我首先排除了一个可能性——恨。”她笃定地说,“她不恨我。如果她恨我,或者恨那个‘幽灵’,她有无数种方式可以处理得更决绝。她之所以留下“宁”字,不是为了报复,也不是为了折磨我。她只是……没办法。”
“她是一个被困在过去的人。她以为自己已经筑起了高墙,埋葬了过往,但实际上,她只是把那座坟墓,搬到了自己的心里。那个‘宁’字,就像墓碑上的名字,是她唯一被允许的、能够凭吊过去的仪式。”
“所以,他对我妈来说,不是恨,而是爱。一种已经死去,却又无法被彻底埋葬的、扭曲的爱。她对我,也不是恨,而是一种复杂的、她自己也无法理清的投射。我理解她,甚至……我可怜她。”
她的话语,冷静到近乎冷酷,却又透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巨大的悲悯。她没有对母亲产生丝毫的恨意,因为在她的逻辑系统里,“恨”是一种高消耗、低产出的无效情感。她选择的是“分析”与“理解”。
“那么,问题就来了。”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像在计算着某个关键的节点,“一个守着一座内心坟墓守了十七年的人,为什么会在昨天,突然选择对我敞开一道门缝?”
“是因为她良心发现,觉得对不起我,决定告诉我真相吗?不。”她立刻否定了这个猜测,“她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解释!以我对她的了解,如果不是有强大的外力刺激,她会把这个秘密带进棺材里。她一辈子都在追求‘安稳’,她不会主动去打破它。”
“那么,那个‘外力’是什么?”
她抬起眼,目光像两道X光,笔直地、毫不闪躲地,射向彦宸。
“是你。”
彦宸的心脏,在那一刻,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
“你的出现,是一个催化剂。”张甯的声音依旧平稳,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钉进彦宸的认知里,“你聪明,有主见,会算计,但骨子里不坏。你身上有种……和我,和这个家格格不入的东西。那种东西,或许就叫‘少年意气’,或许叫‘诗和远方’。我不知道。”
“但我猜,你身上的某种特质,和我那个‘幽灵父亲’,高度重合了。”
“所以,我妈在你身上,看到了那个人的影子。她尘封了十七年的甜蜜回忆,被你的出现,重新激活了。她不是在对我坦白,她只是在借着这个机会,对着一个酷似旧情人的少年人,进行一场迟到了十七年的、自我感动的追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