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角落的那张长桌,仿佛成了他们临时的作战指挥中心。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干燥墨水和一种近乎凝滞的专注。莉莉的发现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成一股急流,将四人紧紧卷入其中。
那段关于“不稳定位面裂隙”的加密记录,如同一个沉默的挑衅,摆在他们面前。破译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在银星商会可能采取进一步行动前,抢占一丝先机,也是为了回应莱恩内心深处对未知能量本质的强烈探求欲。
分工在沉默中迅速确立。莉莉负责数据层面,她那颗擅长处理复杂信息的大脑,开始全力解析加密算法的结构,寻找规律和潜在的密钥。她面前堆满了写满演算过程的草纸,数字、符号和古代语单词交织成一片令人眼花缭乱的海洋。她的指尖因长时间握笔而微微泛白,但眼神却始终锐利,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数据的迷宫中搜寻着通往真相的路径。
莱恩则负责能量层面。他的超凡感知在此刻成为了无可替代的工具。他并非直接破解密码,而是去“感受”那段加密数据本身所携带的能量“印记”——古代观测者在记录时,其精神力、魔力特性是否在数据流中留下了细微的、可供追溯的痕迹?加密算法运转时,能量的流转是否遵循着某种独特的、可与墙壁符文相互印证的“韵律”?
他常常闭着眼睛,手指虚按在那份复制下来的能量频谱图和莉莉整理出的数据流上,眉头紧锁,整个人的气息变得极其内敛,仿佛将全部精神都沉入了那片狂暴而陌生的能量图谱之中。偶尔,他会突然睁开眼,抓起羽毛笔,在旁边的草纸上飞快地画出几个扭曲的、代表能量节点或流向的符号,或者低声向莉莉提示几个可能的关键能量参数。
“这里的能量峰值间隔……试试用斐波那契数列的变体进行偏移计算……”
“加密结构的这个回路,感觉和墙壁上那个‘空间稳定锚点’的破损符文残留的能量衰变模式很像……”
“莉莉,检查一下数据流第三段第七序列,能量签名在这里有极其微弱的周期性重复,可能是密钥的线索……”
艾伦和维克多则扮演着支持与守护的角色。艾伦负责后勤,定时带来食物和提神的宁神花茶,确保两人不会因过度投入而耗尽体力。他如同磐石般守在静室入口附近,警惕任何可能的打扰,尽管在图书馆内相对安全,但他依旧不敢有丝毫松懈。他那双经历过战火的眼睛,比任何人都更清楚,知识领域的探索有时其凶险程度不亚于刀剑相交的战场。
维克多则利用他广阔的学识和人脉,为他们筛查和提供相关的背景资料。他从家族藏书和某些不对外开放的学者圈子里,找来了一些关于古代加密术、非标准空间理论甚至是一些被视为异端的位面学说的只言片语。他很少直接参与具体的破译工作,但每次提供的资料,往往能在莱恩和莉莉陷入僵局时,提供一个新的、意想不到的视角。
时间在废寝忘食的钻研中飞速流逝。窗外的天色亮了又暗,暗了又亮。静室内堆叠的草纸越来越多,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咖啡因和疲惫的气息。莉莉的眼圈泛着淡淡的青色,莱恩的嗓音也因为长时间的低语和分析而显得有些沙哑。
失败是家常便饭。他们尝试了数十种不同的解密模型和能量映射方案,大多数都石沉大海,毫无反应。有时看似找到了正确的路径,计算结果却导向一堆毫无意义的乱码。挫败感如同阴冷的潮水,不时试图淹没他们的热情。
“又不对……”莉莉有些泄气地放下羽毛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第三个模型也失败了,能量参数对不上。”
莱恩沉默地看着草纸上那些杂乱的能量符号,眼神中也透着一丝疲惫,但他没有放弃。“休息十分钟。”他声音沙哑地说,“然后我们换个思路。也许我们太执着于将加密算法和能量特征完全对应了。或许……它们更像是锁和钥匙的关系,而非一体。”
他拿起莉莉最初绘制的观测站墙壁符文临摹图,目光落在那个被标注为“连接通道极不稳定”的区域。“记录者是在描述一个‘不稳定’的裂隙。那么,他的加密方式,会不会也模拟了这种‘不稳定’?密钥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的,随着能量本身的波动而变化?”
这个想法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莉莉的思维。她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光芒:“动态密钥……基于能量频谱本身的混沌特征生成……莱恩,你说得对!我们之前太僵化了!”
她立刻抓起新的草纸,开始构建全新的计算模型,将能量频谱图中那些看似杂乱的峰值和谷底,不再是视为噪音,而是视为密钥生成器的一部分。
莱恩也再次沉浸入感知,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寻找固定的规律,而是去捕捉那段加密数据中能量“流动”的整体态势,那种仿佛在不断“呼吸”、不断变化的独特节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