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烬无意识挥手间驱散暗影的惊魂一幕,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只在苏萤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对外却悄无声息。她死死守住了这个秘密,并非不信任同伴,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谨慎——那潜伏的恶意显然针对林烬,任何异常的关注都可能引来更大的危险。她只是暗中更加警惕,尤其是夜晚,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林烬身边,同时悄悄将情况告知了撼山将和明心道人。
两位营地领袖闻言,亦是心头剧震,后怕不已。他们加强了内部的戒备,尤其是对阴影角落的监控,但收效甚微。那魔踪来无影去无踪,其手段诡异莫测,非当前人力所能防备。唯一的“定心丸”,似乎反倒是那个昏迷不醒的少年本身。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无奈的现状。
好在,自那次袭击失败后,营地中再未出现新的昏睡能量流失事件。那暗影似乎真的被林烬无意识的反击所惊退,暂时蛰伏了起来。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阴霾并未散去,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着他们迫切地想要做点什么,改变这被动等死的局面。
于是,众人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从紫虫巢穴带回来的“战利品”上。
炼器小组在墨辰的带领下,利用虫壳材料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几面坚固的盾牌、几副简陋的臂甲被制作出来,分配给了巡逻的战士,确实提升了些许安全感。那两根“辉光棒”虽然耗尽,但其制作思路给了墨辰启发,他们正尝试用新采集的虫壳粉末和耀铁屑制作更持久的光源。
然而,这一次吸引注意力的,并非那些坚硬的甲壳,而是另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东西。
在清理和分类虫壳材料时,一名细心的妖族少女发现,其中一块颜色最深、质地最坚硬的甲壳碎片(疑似来自那只王虫)的内壁上,似乎铭刻着一些极其细微、绝非自然形成的纹路!
这些纹路异常复杂,由无数细小的点、线和奇异的角度构成,排列方式蕴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规律,与已知的任何种族——无论是人族、妖族还是魔族——的文字或符文体系都截然不同。它们深深地嵌入甲壳内部,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烙印,又像是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后天铭刻上去。
“这是…什么?”少女好奇地将这块特殊的甲壳交给了墨辰。
墨辰起初也以为是某种天然的甲壳纹理,但当他借助一块边缘锋利的耀铁片反射微光,仔细放大观察后,神色逐渐变得凝重和惊讶。
“这不是天然形成的!”他肯定地对围拢过来的撼山将、明心道人和苏萤说道,“你们看这些节点的连接,这些转折的角度…太精确了!这绝对是一种…一种人造的符号系统!或者说…文字?”
“文字?”撼山将凑过巨大的牛头,瞪着眼睛看了半天,只觉得头晕眼花,“这歪歪扭扭的,比鬼画符还难看懂!虫子还会写字不成?”
明心道人却神色一动,接过甲壳碎片,仔细摩挲着那些刻痕,沉吟道:“非也。将军,万物有灵,亦或有传承。此界诡异,出现未曾见过的文明痕迹,亦非不可能。或许…是那些妖虫吞噬了某个古老文明的遗物,将其部分信息以某种方式烙印在了甲壳之上?”
这个推测让众人心中一动。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些纹路很可能蕴含着宝贵的信息!关于这个世界,关于归墟,甚至关于那些门扉碎片!
破译的渴望瞬间变得强烈起来。
然而,如何破译一种完全未知的文字?
营地里学问最高的明心道人和几位原仙盟修士对此一筹莫展。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畴。就连对能量敏感、继承了狐妖祭司部分知识的苏萤,尝试将意识探入刻痕,也只感受到一片冰冷死寂的混乱,并无收获。
就在研究陷入僵局时,那位最早发现光蕈的狐妖老祭司,在苏萤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了过来。
她已是风烛残年,连续的惊吓和能量的匮乏让她更加憔悴,但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偶尔还会闪过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光芒。
她示意苏萤将那块甲壳碎片拿到她眼前,伸出枯瘦如柴、布满皱纹的手指,极其轻微地拂过那些刻痕。
她闭上了眼睛,干瘪的嘴唇无声地嗫嚅着,仿佛在吟唱某种极其古老、早已失传的歌谣。她的指尖,散发出一种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与妖力或元气都截然不同的波动。
那是属于萨满祭司的、沟通天地、感应万灵的古老灵性之力。虽然在此地,天地不应,万灵沉寂,但这种力量似乎对某些极其古老的痕迹,仍有着微弱的感应。
许久,老祭司缓缓睁开眼,眼中充满了疲惫,却也有着一丝惊异。
“古老…非常古老…”她的声音沙哑得如同风吹过干枯的树叶,“比我们所知的任何历史…都要久远…这些符号…不属于生灵…更贴近…虚空…”
“虚空?”明心道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个词。
老祭司缓缓点头,喘息了几下,才继续道:“老身…感应不到具体含义…但能感觉到…这些符号指向的…是一些破碎的片段…关于‘门’…关于‘航道’…关于…‘低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