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民国盗墓秘闻》新篇?银河系文明共同体 第三章 共同体启航,星河共前行
“共生号” 着陆银汉一号的次日,银汉一号主城的 “星际交流广场” 被装点得格外庄重 —— 地球、银河一号、玫瑰星的 “文明符号旗”(地球旗绘太阳核心纹,银汉一号旗绘三角码,玫瑰星旗绘脉冲纹)在广场上空飘扬,来自三方的文明传承者代表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各自的 “文明信物”,共同见证 “银河系文明共同体” 的成立仪式。
林晚秋作为地球代表,站在仪式台上,手中捧着用罗布泊红柳木制作的 “共同体章程卷轴”,卷轴上用 “跨星系通用符号” 书写着共同体的核心宗旨:“以符号为桥,以智慧为纽带,尊重文明多样性,共享宇宙资源,共护星河生命,推动跨星系文明共生共荣。”
“从地球史前的岩石刻痕,到银河一号的引力波信号,再到玫瑰星的脉冲语,我们跨越 1300 光年,终于在星河中找到了‘同类’,” 林晚秋的声音通过符号转化器传遍广场,“今天,‘银河系文明共同体’的成立,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我们将用共同的智慧,书写宇宙文明交流的新篇章。”
蓝星人 A 随后上台,展示了银河一号的 “共同体信物”—— 一块刻有 “地球 - 银汉 - 玫瑰” 共生符号的水晶,水晶内部封存着银河一号主星的 “恒星能量样本”:“这块水晶的制作工艺,源自银汉一号祖先的‘能量封存符号’,与地球史前的‘器物封藏纹’逻辑一致 —— 它象征着我们三方共享恒星能量、共守文明火种的承诺。”
玫瑰星的代表(通过全息投影出席)则带来了 “脉冲信号发生器”,发生器能发出三方共同认可的 “和平脉冲频率”:“这是玫瑰星文明用‘脉冲记录纹’的技术制造的,未来可作为共同体的‘星际通信通用设备’,让不同文明的交流更顺畅。”
仪式的核心环节,是三方代表共同签署 “银河系文明共同体章程”。卷轴上,地球的 “太阳核心纹”、银河一号的 “三角码”、玫瑰星的 “脉冲纹” 共同组成了章程的 “生效印记”—— 当三方代表的手(或光纹)同时触碰印记时,广场上空的全息投影呈现出 “银河系星图”,星图中地球、银河一号、玫瑰星的标记被金色光带连接,形成 “共同体核心三角”,周围的空白区域则标注着 “待探索文明” 的问号,象征未来的拓展空间。
章程签署后,共同体宣布启动首个 “跨文明协作项目”——“恒星能源网络银汉段建设”。根据规划,三方将在银汉一号与银汉二号之间,搭建 3 条 “能源传输管道”,管道的设计融合了地球史前 “水利灌溉符号” 的分流逻辑、银河一号 “磁场防护符号” 的安全技术、玫瑰星 “晶体储存符号” 的能量保存工艺,建成后可实现银汉一号主星能源向银汉二号的高效传输,为银汉二号的移民计划提供能源保障。
“管道的每一段接口,都刻有三方的核心符号,” 负责项目设计的和小雨介绍道,“这不仅是技术的融合,更是文明的融合 —— 就像史前人类合作修建灌溉渠道时,会在渠道上刻下各自的图腾,我们也用符号记录三方的协作印记。”
项目启动的同时,“跨星系信号研究小组” 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向仙女星发送的 “银河系文明邀请函”,在发出第 30 天收到了初步回应 —— 一组简短的 “双脉冲信号”,频率与地球史前 “阴阳符号” 的 “对立统一频率” 完全一致,信号中包含一个 “星图片段”,标注了仙女星与银河系之间的 “安全航行路线” 关键节点。
“这是仙女星文明的‘积极回应’,” 埃琳娜教授拿着信号解析报告,“双脉冲信号在地球史前符号中代表‘认可与欢迎’,在玫瑰星的脉冲语中也有相似含义;星图片段的节点标记,与银汉一号‘星际迁徙图’的‘航线安全标记’逻辑一致,证明仙女星愿意与我们共享星际航行信息 —— 这为后续的深度交流奠定了基础。”
共同体立刻成立 “仙女星交流专项小组”,由林晓雅担任组长,联合三方力量解析星图片段。小组发现,星图中的 “安全节点”,恰好对应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之间的 “星际尘埃稀薄区”,这些区域的位置与地球史前 “星尘规避纹” 记录的 “安全通道” 高度吻合。“我们可以根据星图片段,结合‘星尘规避纹’的逻辑,完善‘跨星系航行路线’,” 林晓雅说,“未来向仙女星派遣探测器时,就能避开危险区域,提高航行效率。”
随着各项工作的推进,地球与银河一号的 “文明互鉴” 也进入实质阶段。银河一号向地球开放了 “古老符号库”,其中的 “星际磁场预测纹”,帮助地球优化了 “共生号” 后续的 “星际返航导航系统”;地球则向银河一号分享了 “史前生态调节技术”,帮助银汉一号解决了银汉二号 “土壤盐碱化” 的问题 —— 双方的技术互补,让 “文明共生” 从理念变成了惠及彼此的实际成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