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洞察未来”那份厚厚的合作协议终于签了字,双方律师团队折腾了小半个月,总算是把条条框框都框明白了。签完字那一刻,我、老张、小刘,跟对方周亦珩、沈工他们握手合影,脸上都堆着笑,场面话说了不少,什么“强强联合”、“共创未来”之类的,听着挺热乎。
可我这心里头,那根弦儿还绷着。协议是死的,人是活的,合作到底咋样,还得看后续处得咋样。
合作初期,算是进入了“蜜月期”。老张带着小陈他们,跟沈工的技术团队对接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双方技术人员凑在会议室里,白板上画满了架构图,讨论起技术细节来,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争完又能勾肩搭背地去楼下抽烟,颇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沈工那人确实技术扎实,为人也实在,不藏私,有啥说啥,老张对他印象改观不少,回来没少夸:“老沈这人,能处!”
我们这边把脱敏后的部分算法逻辑说明和接口文档交给了对方,沈工团队也把他们平台的核心安全框架和对接规范开放给了我们。双方在测试环境里进行了初步联调,效果还真不错!我们的算法跑在人家那稳定安全的平台上,如鱼得水,处理效率和稳定性都提升了一大截。老张看着测试报告,乐得合不拢嘴:“嘿!这平台是真不赖!早知道有这好事,咱们当初自个儿瞎折腾啥!”
看着技术层面进展顺利,我这心里稍微踏实了点。看来这合作,开头还不错。小刘那边,也开始跟“洞察未来”的市场和商务团队接触,探讨联合解决方案的市场推广计划。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柳暗花明”的方向发展。
我甚至抽空回了趟家,把我妈留的那盘饺子给解决了。我妈看我脸色比前阵子好点,也没多问,就是一个劲儿给我夹饺子,说我瘦了。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听着爸妈的唠叨,我这心里才觉出点烟火气,暂时把公司那些勾心斗角抛到了脑后。
可惜,这消停日子没过几天。这天下午,我正跟老张商量着,是不是该把下一代算法的预研再加快点进度,手机响了,一看是周亦珩。
“周总,您好!”我接起电话,语气轻松。最近合作顺利,我对他印象也好了不少。
“陆总,没打扰你吧?”周亦珩的声音听起来也挺愉快,“有个事跟你商量一下。我们这边有个重要客户,对咱们联合解决方案非常感兴趣,但他们有个特殊需求。”
客户有需求是好事啊!我赶紧说:“您说,什么需求?咱们尽量满足。”
“是这样,”周亦珩顿了顿,“这个客户呢,业务数据量非常大,而且对实时性要求极高。他们希望咱们的算法,能直接部署到他们自己的私有云环境里,而不是用我们提供的公有云平台。也就是说,需要咱们提供算法的……嗯……可独立部署的版本。”
可独立部署的版本?
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心里“咯噔”一下,像被凉水浇了个透心凉。这意思,不就是要把我们算法的核心代码,打包成一个安装包,直接交给客户吗?!
这跟我们之前约定的合作模式完全不一样啊!之前说好了是算法作为服务(SaaS)跑在“洞察未来”的平台上,我们掌控核心代码,客户只是调用接口。现在要独立部署,就等于把老底都交出去了!虽然协议里可能写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提供独立部署支持,但真到了这一步,我还是本能地抗拒!
“周总……这个……”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独立部署……涉及到的代码开放程度比较高啊。咱们是不是先评估一下风险?或者,跟客户再沟通一下,看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满足他们的性能要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周亦珩的语气稍微严肃了些:“陆总,我理解你的顾虑。但这个客户对我们双方都非常重要,是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如果能拿下,示范效应巨大。而且,客户明确要求了独立部署,说是出于数据安全和合规的考虑。我们也评估过,从技术上讲,实现独立部署是可行的。”
他话里话外,透着这个客户不能丢,而且独立部署是硬性要求的意思。
我心里开始打鼓。数据安全和合规,这理由确实冠冕堂皇,让人难以反驳。但谁知道客户拿到代码后,会不会自己研究、复制甚至修改?就算有保密协议约束,可一旦代码离手,风险就不可控了。这感觉,比把逻辑说明给“洞察未来”还要让人不安!
“周总,这事关重大,我需要和技术团队紧急评估一下可行性以及……潜在风险。”我没敢把话说死,“您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两天时间?”
“可以理解。”周亦珩倒是没逼太紧,“客户这边也比较急,希望尽快得到答复。这样,你们先内部讨论,最晚后天给我个初步结论,好吗?”
挂了电话,我脸色肯定不好看。老张在一旁看出苗头不对,忙问:“咋了老陆?周总说啥了?看你脸拉得老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