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的瞬间,网络世界便如同投入热油的冰水,轰然炸开。江辰那近乎神迹的技术展示,林晚星同步进行的、充满生命张力的艺术转译,以及他们共同在数据风暴中展现出的、无需言语的绝对默契,构成了一场超越所有人预期的感官与思想盛宴。
舆论的风向,在几个小时内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之前质疑算法“黑箱”的声音,被铺天盖地的惊叹和深入探讨所淹没。科技媒体聚焦于江辰构建“社区情感地貌图”所展现出的、超越当前时代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可视化技术,称其为“一次对算法可解释性艺术的终极定义”。艺术评论界则更多地谈论林晚星,赞誉她在极端压力下,将抽象的数据战争转化为具象情感画面的能力,认为她“找到了连接理性与感性的那座终极桥梁”。
而更广泛的大众,则被他们二人之间那种超越合作、近乎共生的关系所深深打动。“他们不是在互相证明,他们是在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语言”、“理性与感性的二重奏,谱写数字时代最浪漫的史诗”……类似的评论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刷屏。
“星火之窗”社区的访问量瞬间飙升至历史最高点,新用户注册申请激增。更重要的是,社区内部的向心力和自豪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那幅在直播中最终定格、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情感地貌图”,被社区成员奉为精神的图腾,象征着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创造力。
索科洛夫兴奋得几乎语无伦次,在直播结束后紧紧抓住林晚星和江辰的手(江辰的身体有瞬间的僵硬,但克制住了抽离的冲动):“完美!无与伦比!这不仅仅是一次危机公关,这是一件注定载入史册的艺术事件!我已经收到了十几个顶级双年展和艺术机构的合作邀请,他们都想邀请你们!”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两位主角,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
回到公寓,江辰做的第一件事,是径直走向书房的控制台,开始调取直播期间所有的系统日志、性能数据和外部攻击的详细记录。他的动作快速而精准,眼神专注,仿佛刚才那场震撼全球的演示,只是一次需要被仔细复盘和分析的常规实验。
林晚星则走进画室,看着那幅在直播中完成的、记录数据战争的作品。画布上,深蓝与灰色的混沌背景中,炽热的暖橙色如同不屈的生命力,在数据的刀光剑影中穿梭、迸溅、最终与深蓝融合成一种更加沉静而强大的紫色调。她静静地看了很久,然后拿起画笔,在角落签下了日期和一个小小的、代表“共振”的符号。
她没有去打扰江辰,她知道他需要时间和空间来处理刚才那巨大的信息吞吐和外部交互。她也需要。
晚餐时,两人面对面坐在餐桌旁。公寓里很安静,只有餐具轻微的碰撞声。
“系统负载峰值期间,核心温度上升了百分之三点七,但在安全阈值内。”江辰忽然开口,像是在做汇报,“外部攻击的溯源分析已完成百分之八十五,确认与‘黑曜石画廊’及其关联资本有关。相关证据已移交陆衍,用于后续法律和商业反制。”
林晚星点了点头,切着盘子里的蔬菜:“你的‘地貌图’很厉害。很多人……都被震撼了。”
江辰咀嚼的动作停顿了半秒,然后咽下食物,才回应:“它只是将已有的数据和逻辑,以更高效的方式呈现出来。你的画作……添加了……无法被量化的维度。”
他用了“维度”这个词。林晚星注意到,他没有说“情感”或“意义”,而是选择了更接近他认知框架的“维度”。但这已经是一种进步,一种认可。
“董事会质询会议,”江辰继续道,切换话题的速度如同计算机处理多线程任务,“因今日直播产生的正面舆论影响,已单方面宣布无限期推迟。”
这是一个重要的胜利。江瀚川的逼宫,在儿子展现出的、无可争议的绝对实力面前,暂时偃旗息鼓。
“嗯。”林晚星应了一声,心里松了口气。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沉默,不再是之前的疏离或尴尬,而是一种共同经历巨大风浪后,疲惫却安然的宁静。
深夜,林晚星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白天的场景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回放——江辰在控制台前冷静应对攻击的身影,环形幕布上那片浩瀚而美丽的星图,自己画笔下流淌出的色彩与能量,以及最后,他们隔着空间对望的那一眼……
她起身,想去厨房倒杯水。经过书房时,她发现门依旧虚掩着,里面透出的不再是幽蓝的数据光,而是……一种柔和的、类似星辉的暖白光。
她轻轻推开门。
江辰没有在控制台前,也没有蜷缩在角落。他站在房间中央,背对着她。而整个书房,已经被他彻底改造了。
原本冰冷的白色墙壁和天花板,此刻被投射上了一幅缓慢旋转的、极其逼真的银河系全景图。无数的恒星、星云、尘埃带,散发着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将房间映照得如同宇宙飞船的观景台。这不是那种卡通化的星图,而是基于真实天文数据构建的、充满细节和深度的模拟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