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春雨过后,地里的土松得像发面。我跟着爷爷去玉米地翻土,刚把铁锹插进等高线沟的沟底,就看见土块里滚出条暗红的蚯蚓,足有手指长,在湿泥里一弓一弓地钻,留下道亮晶晶的痕迹。
嚯,这蚯蚓真壮实。我蹲下来看,铁锹刃上还挂着几块碎土,里面裹着好几个米粒大的蚯蚓粪,黑油油的,像被磨过的煤渣。
爷爷扛着锄头在前面走,听见我的话就停了脚。他往沟底瞥了一眼,又走到旁边的平地翻了一锄头,土块散开,只看见条细得像线的小蚯蚓,缩在土缝里不动弹。
看出啥没?爷爷用锄头把勾过沟底的土,等高线沟里的蚯蚓,比平地上多三成,个头也大。
我这才注意到。刚才在沟里翻土,几乎每一锹都能带出一两条蚯蚓,有的还在土里结成小团,而旁边没开沟的平地,翻半天才能见着一条,还瘦得可怜。
这是咋回事?我捏起块带着蚯蚓粪的土,凑近闻了闻,有股淡淡的腥甜味。
沟里水土调和,蚯蚓才愿意来松土。爷爷放下锄头,蹲在沟边扒拉土,你看这沟底的土,攥能成团,松能散开,潮乎乎的却不涝。平地就不一样了,下雨时水积着渗不下去,天晴了又被太阳晒得板结,蚯蚓在里头待着憋屈。
他指着沟沿的坡度,那是去年秋收后特意整的,像道平缓的台阶,雨水落在上面不会直冲下去,而是顺着沟底慢慢渗进土里。这沟不光能排涝,还能存住潮气。蚯蚓喜欢这样的地方,就像人喜欢住得舒坦的屋子。
我想起前阵子看的科普书,说蚯蚓能改良土壤,可看着这些在泥里钻来钻去的小东西,总觉得它们更像土里的捣蛋鬼它们除了松土,还能干啥?
能干的多了。爷爷从沟里捡起块蚯蚓粪,放在手心里捻开,里面全是细碎的土粒,这粪是好东西,比化肥还养地。蚯蚓吃进烂叶子、碎秸秆,拉出来的全是腐熟的养料,混在土里能让土变暄。
他扒开玉米根旁边的土,里面盘着好几条蚯蚓,周围的土明显比别处疏松,还嵌着些没消化完的麦壳。你看玉米根,是不是都往有蚯蚓的地方扎?这些根喜欢透气的土,蚯蚓钻过的地方留着小孔,根就能顺着孔往深里长,还能顺着孔吸着水。
我这才发现,沟里的玉米根比平地的扎得深,须根也多,像把小刷子似的裹着土。爷爷说这是蚯蚓的功劳,它们在土里钻来钻去,相当于给土地开了无数个小通道,既能透气,又能让水分和养料顺着通道送到根底下。
以前村里老把式说,蚯蚓是土地的医生。爷爷用手拢了拢沟边的土,把翻出来的蚯蚓又埋回去,哪块地蚯蚓多,哪块地就壮实;哪块地看不见蚯蚓,那地准是出了毛病,要么板结,要么盐碱重,得赶紧治。
他说这话时,我正翻到一块硬邦邦的土坷垃,敲开一看,里面干巴巴的,别说蚯蚓,连个虫影都没有。爷爷说这是去年没开沟的地方,雨水积多了把土泡了,蚯蚓不爱来,种啥都长不旺。
那开沟就是给土地治病?我突然明白过来,手里的铁锹顿了一下。
算是给土地开药方吧。爷爷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褶,人不舒服了要调理,土地也一样。这沟就是调理的方子,让水别积着,让气能透进来,蚯蚓自然就来了,土地也就慢慢缓过来了。
他指着远处的梯田,那是村里祖辈传下来的,一层一层的田埂其实就是一道道等高线沟。老辈人不懂啥科学道理,就知道顺着山势开沟,既能保水又能保土,种出来的庄稼就是比平地的好。后来才知道,是沟里的蚯蚓帮了大忙。
我继续在沟里翻土,每一锹都格外小心,生怕铲伤了土里的蚯蚓。看着它们在湿泥里灵活地钻动,突然觉得这些小东西不再是不起眼的,而是土地的。它们没有脚,却用身体丈量着土地的健康;没有嘴,却默默给土地喂着养料。
中午回家时,我特意用小竹篮装了些沟里的土,里面还带着几条蚯蚓。奶奶看见就笑:你捡这些玩意儿干啥?怪瘆人的。
爷爷说它们是土地的医生。我把土倒在院子角落的菜畦里,看着蚯蚓慢慢钻进土里,我想让咱家园子的菜也长得壮点。
爷爷蹲在旁边看着,摸了摸我的头:土地跟人一样,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实在。你给它开对了药方,它就给你长好庄稼。
秋收的时候,等高线沟里的玉米果然比平地的高出一大截,秸秆粗得能当拐杖,玉米粒饱满得能挤出浆。我跟着爷爷在沟里拾掉落的玉米,看见翻起来的土里还是爬满了蚯蚓,它们的粪混在土里,把土地染成了深褐色,像撒了层天然的肥料。
农技站的小张来测土壤肥力,拿着仪器在沟里测了又测,最后直咂嘴:大爷,您这地的有机质含量比去年高了不少,快赶上咱试验田了。
爷爷没说话,只是弯腰捡起一条从土里钻出来的蚯蚓,轻轻放回沟里。阳光照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上,也照在蚯蚓暗红的身体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条不起眼的小沟,这些默默松土的蚯蚓,还有爷爷那双侍弄土地的手,其实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生机。
后来我在书上看到生物改良土壤这个词,一下子就想起了沟底的蚯蚓。原来爷爷说的开药方,不是简单的挖沟排水,而是给土地创造一个能让万物共生的环境——水、土、蚯蚓、庄稼,相互依存,相互滋养,这才是土地最健康的模样。
喜欢三秒种大田请大家收藏:(064806.com)三秒种大田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