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般的吟唱,汇聚成一股强烈的情感,冲击着广场上每一个人。
“维神,请给他名字!”
七百多名尼亚人,无论男女老幼,尽皆匍匐在地。
他们将额头紧贴着大地。
用最虔诚的姿态,向他们的神,献上最崇高的敬意与请求。
老巫师跪在最前方,苍老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放弃了为新生儿命名的权力,这是部落千年未有之变。
这不仅仅是一次权力的交接,更是一整个族群,在精神层面上,对旧时代传统的彻底告别。
他们将族群延续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何维的身上。
跟随何维来到这里的开拓者们,站在人群外围,被眼前这充满原始宗教狂热的一幕深深震撼。
他们看着站在人群中央的何维,那个平日里与他们一同勘探、一同劳作的领袖。
此刻的身影,在所有尼亚人眼中,被无限地拔高。
何维静静地站着,没有立刻回应。
他的目光扫过眼前黑压压的人群。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赐名请求。
这是一个文明的铸魂时刻。
一个名字,对于个体而言,是身份的标识。
而对于一个刚刚走出蒙昧、正经历文化重塑的族群而言。
这第一个由“神”赐予的名字,将成为一块奠基石,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全部想象与期望。
他可以给这个孩子取名“安”,代表安宁。
可以取名“生”,代表新生。
但这不够。
远远不够。
何维的思绪,在一瞬间穿越了万年的时光。
他想起了在21世纪看过的那些纪录片,那些关于古人类学、关于基因溯源的论文。
那些画面和文字,此刻如同闪电般,照亮了他脑海中一片模糊的区域。
中国柳江人。
一个发现于后世中国广西的晚期智人化石。
根据基因图谱和迁徙路线的推演,中国柳江人被认为是东亚现代人的直接祖先之一。
他们的后裔,曾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最终扩散至整个东南亚,成为了南岛语族最初的源头。
而尼亚洞穴,正是后世马来西亚最重要的史前人类遗址。
在何维穿越前的世界里,这一切都还只是基于化石和基因的科学推测。
但在此刻,在这个一万年前的世界里。
何维将要说出的这个名字,也许将会是人类文明链条上的关键齿轮。
何维要给尼亚人的,不止是一个孩子的名字。
他告诉这个在洞穴里蜷缩了千年,忘记了自己来路的尼亚人,他们伟大先祖的起源。
“都起来吧。”
听到何维的命令,七百多尼亚人的吟唱声戛然而止。
所有尼亚人都抬起了头,眼中带着激动与期待。
何维缓步上前,亲手将跪在最前方的老巫师扶了起来。
这个简单的动作,带着一种尊重,让所有尼亚人紧张的心情都为之一松。
“一个孩子的名字,很简单。”何维看着老巫师浑浊但充满智慧的眼睛,缓缓说道,“但你们需要的,远不止一个名字。。”
他转向众人,声音提高了几分,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听清。
“老巫师,我问你。在来到南洋城之前,你们住在哪里?”
“姆鲁神山。”老巫师恭敬地回答。
“在姆鲁神山之前呢?”
老巫师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这个问题,超出了他的认知。
在他的传承里,世界就是从那座巨大的洞穴开始的。
何维的目光扫过所有尼亚人:“你们呢?有谁知道,你们的祖先,来自何方?”
人群一片死寂。
茫然,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
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洞穴的孩子,是山脉的子民。
除此之外,一片空白。
“你们不记得了。”何维的声音带着悠远的叹息,“但我记得。”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尼亚人心中炸响。
何维伸出手指,没有指向姆鲁神山的方向,而是坚定不移地,指向了遥远的北方。
“你们的家,不在那座黑暗的洞穴里。你们的根,也不在这片雨林。”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你们的爷爷的爷爷、都还未出生的遥远年代。”
“你们的祖先,生活在一片更广袤、更富饶的土地上。
“那里在北方,越过这片大海,还要走很远很远。”
何维的声音,变得如同部落传说中的吟唱诗人,充满了画面感。
“你们的祖先,生活在一条大河的旁边。那条河,比我们见过的任何溪流都要宽阔,我们把它叫做‘江’。”
他一边说,一边用脚在泥地上,画出了一个“江”字的雏形。
“河的两岸,长满了翠绿的柳树。春天的时候,柳絮会像雪一样飘满天空。我们把它叫做‘柳’。”
他又画出了一个“柳”字。
所有尼亚都屏住了呼吸,被何维所描绘的那个遥远的、从未听闻过的故乡深深吸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