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33章 五脏生成篇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第33章 五脏生成篇

作者:我是道天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16:32:48

今天我们要详细讲解的是《五脏生成篇》。这一篇章主要论述了五脏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并阐述了通过观察面色和脉象来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具体来说,这一篇章详细说明了五脏的器质与五色之间的关系,以及五脏的生性与五味之间的关系。同时,它还指出了诊脉探病与气血虚实顺逆之间的关系,以及脉象的浮沉滑涩与五脏病理之间的关系等临床必须掌握的要领。

首先,心脏与血脉相互呼应,心脏的荣华表现在面色上,而其主导则是肾脏。这意味着心脏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观察面色来初步判断,同时,肾脏对心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肺脏与皮肤相互关联,肺脏的荣光体现在毫毛上,而其主导则是心脏。这说明肺脏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观察毫毛的情况来了解,并且心脏对肺脏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接着,肝脏与筋腱相互联系,肝脏的荣光展现在手脚上,而其主导则是肺脏。这表明肝脏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观察手脚的活动来推断,同时,肺脏对肝脏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然后,脾脏与肌肉相互依存,脾脏的荣光反映在口唇上,而其主导则是肝脏。这意味着脾脏的功能状态可以通过观察口唇的色泽来判断,同时,肝脏对脾脏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最后,肾脏与骨骼紧密相连,肾脏的荣光体现在头发上,而其主导则是脾脏。这说明肾脏的健康状况可以通过观察头发的质量来了解,同时,脾脏对肾脏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五脏生成篇》详细阐述了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色脉诊病的基本原则,这些内容对于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以说,过多吃咸味的东西,就会导致血脉凝结不畅,从而使得面色变得晦暗无光。这是因为咸味入肾,过多的咸味会导致肾气过盛,进而影响血脉的正常运行。而血脉是供给面部营养的重要通道,一旦血脉不畅,面部自然无法得到充足的滋养,面色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反地,过多吃苦味的东西,则会使皮肤干枯无光,毛发也会逐渐脱落。苦味入心,过多的苦味会损伤心气,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气受损,血脉运行不畅,皮肤和毛发自然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出现干枯、无光的现象。辛辣的东西吃多了,会导致筋脉痉挛,指甲变得枯槁。辛辣味入肺,过度的辛辣会耗伤肺阴。肺主筋脉,指甲为筋之余,肺阴不足,筋脉失养,就会出现痉挛和指甲枯槁的症状。酸味的东西过多食用,会使肌肉粗厚皱缩,口唇也会翘起。酸味入肝,过量的酸味会导致肝气过盛,克伐脾胃。脾主肌肉,其华在唇,脾胃受损,肌肉和口唇自然会出现异常。甜味的东西吃太多,则会导致骨骼疼痛,头发脱落。甜味入脾,过多的甜味会损伤脾气。脾主运化,脾胃受损,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骨骼和头发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就会出现疼痛和脱落的症状。这些现象都是五味过偏所带来的伤害。因此,在饮食中要注意五味的调和,不可偏嗜任何一味。心性喜欢苦味,因为苦味能清心火;肺性喜欢辛味,因为辛味能宣发肺气;肝性喜欢酸味,因为酸味能收敛肝气;脾性喜欢甜味,因为甜味能补益脾气;肾性喜欢咸味,因为咸味能滋养肾阴。这是五味与五脏之气相对应的关系。五脏的气色表现在面相上,如果出现像死草一样的青色,则是死征,因为青色主寒主痛,表示肝气绝;像枳实一样的黄色,是死症,因为黄色主湿热,表示脾气绝;像烟灰一样的黑色,是死征,因为黑色主肾虚水泛,表示肾气绝;像死血一样的红色,是死征,因为红色主血热,表示心气绝;像枯骨一样的白色,是死征,因为白色主气虚血少,表示肺气绝。这是从五种颜色来判断死亡的情况。而如果面部颜色青得像翠鸟的羽毛一样,则是生色,因为青色主生机,表示肝气旺盛;红得像鸡冠一样,是生色,因为红色主血足,表示心气旺盛;黄得像螃蟹的肚皮一样,是生色,因为黄色主脾胃健运,表示脾气旺盛;白得像猪油一样,是生色,因为白色主肺气充足,表示肺气旺盛;黑得像乌鸦的羽毛一样,是生色,因为黑色主肾气充足,表示肾气旺盛。这是从五种颜色来判断生存的情况。有生机的心脏,面部的色泽就像是用白色的绸子裹朱砂,红润而有光泽,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有生机的肺脏,面部的色泽就像是用白色的绸子裹着红色的东西,白里透红,因为肺主皮毛,其华在毛;有生机的肝脏,面部的色泽就像是用白色的绸子裹着绛色的东西,青中透红,因为肝主筋脉,其华在爪;有生机的脾脏,面部的色泽就像是用白色的绸子裹着栝楼种子,黄而明亮,因为脾主肌肉,其华在唇;有生机的肾脏,面部的色泽就像是用白色绸子裹着紫色的东西,黑而润泽,因为肾主骨,其华在发。这是健康五脏的色泽表现于外的征象。五色五味与五脏相对应。白色与肺相对应,主辛辣味;红色与心相对应,主苦味;青色与肝相对应,主酸味;黄色与脾相对应,主甜味;黑色与肾相对应,主咸味。所以说,白色与皮毛相应,红色与血脉相应,青色与筋相应,黄色与肌肉相应,黑色与骨相应。人身上的各路经脉都与眼睛相连,通过血脉的传输,眼睛能够得到气血的滋养,从而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各路骨髓都与脑相连,脑为髓海,是人体精髓汇聚之处。各路筋都与关节相连,筋脉的收缩和舒张使关节能够灵活运动。各路血管都与心相连,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各路气息都与肺相连,肺主气,司呼吸,将自然界的新鲜空气吸入体内,排出浊气。这是四肢八节的运行每天如同潮水一般有规律地消长的原因所在。所以,人躺下静卧的时候,血归藏于肝脏。肝脏是人体储存血液的重要器官,当人体处于静卧状态时,血液会回流到肝脏进行储存和滋养。眼睛得到血的滋养,就能看东西;脚得到血的滋养,就能够行走;手掌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把握东西;手指得到血的滋养,就能拿取东西。如果人在睡醒觉后起床外出却受了冷风所吹,血液就会凝滞于皮肤,从而感到麻痹。血液凝滞于经脉,气血运行就会不畅,导致身体各部位无法得到充足的滋养。如果血液凝滞于脚,便会形成厥冷。这三种情况,都是血液不能正常地回流到该去的通道之中的缘故,所以称之为痹厥症。在人的身上,有大关节十二处,小空穴三百五十四处,那十二腧穴还不包括在内。这些部位都是卫气所停留之处,也是邪气所客居的场所。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屏障,当卫气在某些部位停留过多或过少时,就会导致该部位的功能失调。同时,这些部位也是使用针刺、砭石除病所依循的地方。在开始诊断疾病时,要以五脏的脉象作为纲领。五脏的脉象反映了五脏的功能状态和气血盛衰。要知道疾病的起因,就必须首先诊察各个脉象的状况。这里所说的五诀,就是指五脏的脉象。所以,头痛和头顶的疾病,属于下虚上实,病在足少阴经及足太阳经。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都循行于头部,当这两条经脉的气血不足时,就会导致头痛和头顶的疾病。病情加剧就会进入肾脏,因为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会导致全身各脏腑功能下降。迷迷糊糊,恍恍惚惚,耳不聪,目不明,便属于下实上虚,病在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都循行于头部和耳目,当这两条经脉的气血不畅时,就会出现迷迷糊糊、耳不聪、目不明等症状。病情加剧就会进入肝脏,因为肝开窍于目,肝气不足会导致视力下降。腹部胀满,胸胁撑硬,下肢厥冷,头部眩晕,病在足太阳经与足阳明经。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都循行于腹部和胸胁,当这两条经脉的气血不畅时,就会出现腹部胀满、胸胁撑硬等症状。下肢厥冷和头部眩晕则是由于气血无法正常下行和上达所致。咳嗽气喘,胸中气逆不畅,病在手阳明经及手太阴经。手阳明经和手太阴经都循行于胸部和肺部,当这两条经脉的气血不畅时,就会出现咳嗽气喘、胸中气逆不畅等症状。病情加剧会传入肺脏,因为肺主呼吸,肺气受损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心情烦闷头痛,胸膈有病,病在手太阳经及手少阴经。手太阳经和手少阴经都循行于头部和胸膈,当这两条经脉的气血不畅时,就会出现心情烦闷、头痛、胸膈有病等症状。病情加剧就会传入心脏,因为心主神明,心气受损会导致心神不宁。那些脉象的大小滑涩浮沉,均可以凭手指辨别。脉象的大小反映了气血的盛衰,滑涩反映了气血的流畅程度,浮沉反映了病位的深浅。五脏的脉象,可以类推出来。例如,心脉洪大而数,表示心火亢盛;肺脉浮细而弱,表示肺气不足。五脏的音声,可以意会而区别。例如,心音亢亮而有力,表示心气旺盛;肺音低沉而微弱,表示肺气不足。五色极其微妙,也可以凭眼睛进行观察。例如,面色红赤,表示心火亢盛;面色苍白,表示气血不足。能够将脉象与色象结合起来,诊断就不会万无一失。面色发红,脉象极盛躁动如喘而且坚实,诊断为有郁结之气积于腹中,时常妨碍饮食,病名为心痹,病得之于思虑过度导致心气受伤而虚,邪气乘机而入。面色发白,脉象极盛躁动如喘而且浮动,上虚而下实,受到惊吓,有气积滞于胸中,喘息不止而虚,病名为肺痹,因为外感寒热,醉后行房所致。面色发青,脉象极盛而长,左右弹指有力,是有气积滞于心下,腹胀支撑两胁,病名为肝痹。病因是受寒湿之气所伤,与疝气的病相同,伴有腰痛、脚冷、头痛等症状。面色发黄,脉象极盛大而虚,是有气积滞于腹中,腹中气逆不顺,病名为厥疝,女子也有类似情况,病因是四肢过度劳累,出汗后伤风所致。面色发黑,脉象极盛下部坚硬而大,是有气积滞在小腹和阴部,病名为肾痹,病因是用凉水洗澡后就睡觉的缘故。大凡观察五色,如果面黄目青,或面黄目红、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的,都是不死的症状,因为这些颜色组合表明五脏之气虽然有所失调,但尚未完全衰竭。但若是面青目红,或面红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红目青的,均为死的症状,因为这些颜色组合表明五脏之气已经严重失调,生机殆尽。

那么,好亲爱的伙伴们,今天咱们就分享到这里,明天再见。

喜欢我的中医生涯之路请大家收藏:(064806.com)我的中医生涯之路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