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伙伴们,晚上好啊!今天晚上,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血管健康。
大家知道吗?人类胚胎的第一个器官竟然是由血管组成的哦!而且,血管还构成了我们人体内最大的网络呢!可以说,血管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高速公路”,负责运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其他重要的物质到各个器官和组织。
然而,当血管的功能出现失调时,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新生血管的形成可能会诱发数目众多的恶性肿瘤、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而当血管硬化时,又会导致心、脑缺血以及痴呆等严重的疾病。所以啊,血管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健康和寿命长短呢!
其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人就已经开始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了。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出了明显下降的趋势。有些国家现在的心脑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与 20 世纪 50 年代相比,甚至下降了将近一半呢!
可是,反观我们国家,情况却不太乐观。近年来,我国的心脑血管发病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呈上升的趋势。这实在是让人有些担忧啊!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战争频繁以及社会动荡不安等原因,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仅有40岁左右。在那个时期,大多数人都面临着传染病的威胁,例如结核病、伤寒、霍乱和鼠疫等。这些疾病肆虐,给人们的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食物方面,粗粮逐渐被细粮所取代,菜肴也从以青菜为主转变为以肉类为主。过去,鸡蛋和食用油都是凭票供应的,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分到有限的几个鸡蛋和半斤油。在那样的条件下,要想患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是相当困难的。
曾经,自行车是中国人主要的交通工具,甚至被外国人戏称为“自行车王国”。仅北京一地,就拥有高达800万辆自行车。然而,如今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路上的自行车数量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汽车。据统计,现在北京的汽车数量已经达到了300万辆,这使得原本就不宽敞的马路变得更加拥挤不堪,交通事故频发,马路仿佛变成了一个“他杀场”。
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现在,人们更倾向于乘坐汽车而不是步行,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虽然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了,但与此同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却在不断飙升。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有超过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这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据统计,我国每年有高达 2 万人不幸死于心血管疾病,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惊人的 8300 人被这种可怕的疾病无情地夺走生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这两种疾病,它们是导致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脑卒中的死亡率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回顾 1985 年的数据,当时每十万人口中约有 75 人因脑卒中而离世;然而,仅仅过了 20 年,到了 2005 年,这个数字竟然飙升至 140 人!短短 20 年间,脑卒中的死亡率竟然增加了数倍之多!
在现实生活中,中老年人往往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血管疾病困扰,如动脉硬化、管腔狭窄等问题。这些病症的存在,使得他们的血管逐渐老化,出现各种各样的“血管衰老”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严重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很多人天真地认为,只有在迟暮之年,才需要为我们的血管担忧。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血管斑块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在 30 岁之后便开始加速生长。再加上现代人活得越来越疲惫,饮食越来越不健康,运动越来越少,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加速了血管的衰老和损坏。
近年来,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这些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对于中青年人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我国某着名的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曾耗时 10 年,在 70 万人中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这 100 年间,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患者中,35 随男、女发病率分别飙升了 136%和 220%。每周至少有 2~3 名 45 岁以下的人,因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急性发作而被送进该院的重症监护室,最年轻的冠心病猝死者年仅 33 岁。
来自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人们的心灵:35~50 岁的死亡男性中,其死亡 47%是由急性心肌梗死所导致的。在韩国,30 岁以上国民中,竟有 1/3 都属于“心脑血管病危险人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